【宗薩仁波切】在現代社會,學心經有什麼用
(資料來源:網路)
有一個機器,它的名字就叫做輪回。假想它正在順時針轉(如果逆時針方向轉就是涅槃)。般若波羅密多咒是一切咒中的無上的咒,沒有比它更高深更好的咒了。字面上講,心經也有護佑的意思。保護大家免於各種的病苦
地點:Grand Hyatt hotel hong kong
時間:2015年2月1日星期日
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醫療體系也進步了。我們的溝通系統讓我們如此繁忙。我們變得所謂有效率的同時,也有了“壓力”。在某種程度說,這也是非常墮落的時代。一些普世價值、對家庭倫理的價值觀都在減弱。這也是人們不再思考表象之下的深意的時代。我們甚至忘記了思考以後會發生什麼,孫子輩會吃到什麼我們也不在意。雖然這個時代如此墮落,但看到各位在周日大早聽教法,我覺得很欣慰。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可能找不到比這個更無聊的主題了,這也是最不能讓大家產生利潤的主題。你對目前擁有的一切,覺得有些不自在,有不安全感,這是我們內在的佛性正在踢我們,其實是一種佛陀的加持(blessing)。這個時候,你能來聽佛的教法,這是你積累的功德的示現。
我可能是最沒有資格和諸位分享佛陀教法的人。心經是一個經典,佛陀的教法只能由初地菩薩以上的菩薩來詮釋。初地菩薩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呢?他能在一刹那思維十萬件事物,得出十萬個問題的答案,面見十萬個佛,也能對十萬眾生教導教法。我惟一的特質,是對佛陀的教法有些虔誠心。同時,這個教法也是大乘的心髓教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不能用我們特有的邏輯去分析和用概念來思維的。以我們的能力,要分析這麼深的教法是非常弱的。我只希望借這個機會和大家探討。
首先,我要調整自己的動機,來和大家分享教法,不是為了讓大家留下我是個好老師的印象,希望利益到大家,其次,希望所有的神、鬼、惡鬼、龍、阿修羅都能來聽。希望你們,想要追隨佛法的人,也調整自己的動機,和自己內在的慈悲能夠溝通。
這個時候開始禪坐:不要進行任何的祈請,不要觀想,不要持誦經咒。學習不做任何事情的藝術。我們已經做的太多。如果我們做的一些事情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我們早就成菩薩了。現在坐直、你的心可以去莫斯科,也可以留在香港,不用想什麼主題……我們作為人類,有一件事做得不夠的,就是思維。我們也思維,但思維的都是外在事物。如果只是坐著,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難以忍受。我們人有很多不喜愛的事物,有兩樣我們特別不喜歡:無聊和孤獨。但它們又彼此相關。無聊與孤獨,來自於很根本的不安全感。所謂的不安全感不是股市崩盤或者腦子裡長了腫瘤,而是對存在的不安。是我坐在這兒嗎?我是他的什麼人嗎?我是她的男朋友嗎?我對她來說,是什麼呢?我需要給到他什麼資訊嗎?有的人想來想去到最後甚至要用剃刀割自己,這都是因為關於存在的基本不安全感。當然這種非常根本的不安全感,從表面來說,不是很明顯。我們已經成功地在表面上對這種不安全感麻木,但並不表示它消失了,它是所有不安全感的國王。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學位、社會工作,幫我們麻木根本的不安全感。芥末的辣對麻木不安全感特別有作用。我們購買各種體位和各種情趣玩具,我們註冊加入一些俱樂部,還有各種白金卡、貴賓卡,但這些東西只會麻醉我們意識的靈敏度。就像現在有一種治療頭痛的藥,麻木腦神經,所以我們感受不到頭痛。
由於根本不安全感一直在那裡,這就是為什麼你早餐時心情良好,到了晚餐時,心情又變得非常壞。今天讓你不高興的事,可能第二天又讓你變得很高興。都是因為這種根本的不安全感。為什麼我們無法去除這種根本的不安全感?
我們沒有興趣去熱愛孤獨和無聊。書店那些暢銷書沒有教你如何愛上孤獨和無聊。我們是很孤獨的嗎?是的。你也會很孤獨。但是沒有人跟你分享這事兒。我們和情人一起去了京都,看到櫻花浪漫,以為共用了櫻花的盛放,但這種事永遠不會發生,因為你和你的情人從來不會看到同樣的東西。你的觀點,也不是我的觀點。
在現在的世界,講心經有什麼用呢?我們不是在講很抽象的世界和平,和諧之類的概念。心經甚至能教你如何購物完後沒有罪惡感,心經可以幫你教養小孩,你所教養的小孩面對的世界和我們面對的世界將是不一樣的。我們所有的洗腦的工具都已經落後五十年了。我們別說五十年之後怎樣,連明天怎樣我們都不知道。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欣賞親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說,心經具有超自然,超現實的能力。
心經就像一個符咒。一些特別的字音,你念很多遍後,就會產生力量,我們就叫它真言或者陀羅尼。般若波羅密多咒是一切咒中的無上的咒,沒有比它更高深更好的咒了。字面上講,心經也有護佑的意思。保護大家免於各種的病苦
大家可能會問,它如何保護我們?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由人類營造的概念,以及對概念的僵化理解產生的。你產生了一個念頭,比如你有個葡萄柚。因為我們沒有覺醒,無法全然地看待葡萄柚。我們能看到葡萄柚的顏色,但我們能看到它無常的那一面嗎?我們能看到它的緣起嗎?我們能知道葡萄柚是個概念嗎?
我們對於葡萄柚就變成了一個僵化的概念:這葡萄柚從哪裡來的?亞洲的?歐洲的?好吃不好吃,我們就被這些概念帶跑了。
我們有各種各樣概念。就連我們坐在這裡,也是一些概念。比如,坐在你前面那人,太高。你旁邊的人,好像忘記早上刷牙了。這個房間裡會不會有流感病毒,我應該帶口罩嗎?我帶口罩會不會讓人覺得我生病了?這樣的概念到處都是,充滿宇宙。可以一直延伸到政治、經濟、科學和技術,但人們照樣死亡,照樣生病,三十年前,感到無聊至少還需要一些時間,但現在感到無聊,可能一瞬間就產生了。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不要落入概念裡。也免於自己陷入僵化中。
用現代語言講,心經就像開會時做的會議記錄。就像佛界的高峰會議。這個目標是解決所有眾生的問題,而不是只是針對人類。在歷史上來說,這個高峰會議召開的地點是靈鷲山。參加的菩薩非常多,我們需要一個主席,釋迦牟尼。當主席有點很難,因為偉大的領袖從來不講話。他們只是說,good~偉大領袖必須懂得如何引導對話,說出精髓。佛陀的加持力和他的悲心,讓舍利弗來發問(即心經中的“舍利子”),與會的都是了不起的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大羅漢,不是那些不能跳出自己的框框來想事情的小人物。
這次會議的成果,就產生了今天所謂的大乘的佛教。它的影響綿延久遠,人們花了上千年來研究當天會議所討論的主題。它的決議是非常簡潔的:到底是什麼造成所有的痛苦呢?另外,從實際層面來說,甚至還有個咒:dayata,揭諦揭諦(音:gadeigadei),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任何能讓我們離開痛苦和執著的咒,都是吉祥的。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可以翻譯成gone,不只是去,而是整個消失了,所以是過去式。從哪裡去哪裡?第一個揭諦,是從世俗到出世(勝義)。我們購物的時候,好像我們能活一千年似的,我們跟對方講我愛你的時候,意思是問你也愛我嗎?這些快感,就好像草上的那滴露水,隨時就能從草上掉下來。那些時尚、時髦餐廳,食物以及家庭,都是短暫的現象,但我們卻以為是固定的。我們所謂的家就像是旅館,登記入住,再結帳出來。我們的祖父母可能都已經checkout了,然後你的兒女又搬進來住了。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能可能來入住。你今天喜歡的明年可能就不喜歡了。只是我們認為它們是固定的,以為所有家庭成員都能永遠住在一起。對於大部分的人,他們是真正相信所有人在一起會永遠保持下去。
比如像今天這樣的一個周日早上,大家不是睡到很晚起來,被心裡的感覺驅動,來到這樣一個地方。你心裡有這樣的想法,你的心有一些騷動,你開始聰明到對一些世俗情形變得不那麼相信。你開始進入第一個“揭諦”。假設你能夠真心有這種感覺的話,你的輪回已經凹一個洞了。就好像車子被撞到凹了個洞,你的輪回世界不再那麼完美,這是好事情。否則,我們和豬有什麼差別?
在我之前講的這個佛界的高峰會議中,舍利弗問了個問題,因為舍利弗知道,能夠安住在智慧裡是很重要的。他就問觀世音,你如何達到般若波羅蜜多的呢?因為舍利弗能看見,當時觀自在正安住在自在中。這是能夠遣除一切痛苦的方法。觀世音有一些教法,類似“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果有人捏了你女朋友屁股怎麼樣?難道看到時你就念誦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嗎?更難的是,如果你中了十億樂透大獎,難道會想起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嗎?如果你遇到挫敗,運用智慧已很困難,但當你太歡樂時,運用智慧更困難。
你要會拿出來你的劍用才行。觀世音菩薩是這個世界上最忙的一位。因為他遍在一切地方。在印度,他是濕婆神,在斯里蘭卡,他是一個莊嚴的男神,在中國,他甚至是個女的。所以舍利弗最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當然舍利弗的發問,是受到佛陀加持(即,與佛陀心意相通)引發的。為了回答舍利弗的問題,觀自在菩薩就在佛陀的加持中開示。於是有了這部心經。
要知道五蘊的意思,這裡的知道,不是你想像的知道,而是徹底的知道。
現在我來做個總結:有一個機器,它的名字就叫做輪回。假想它正在順時針轉(如果逆時針方向轉就是涅槃)。裡面有很多的機械零件,但其中有三個最重要的零件:
第一個零件是ignorance(無明)。當你看一個事物,一個包或者手錶,或者你正在聽貝多芬,或者你正在吃芥辣或者冰淇淋,聞到一些香味,比如喜馬拉雅的燃香或者臭豆腐,還有觸,你被溫柔的手碰到的感覺,被什麼東西弄到興奮。對於這個世界產生能和你互相作用的東西,你被這些東西的標籤分心。換句話說,你從來沒有看到真相。我正在看手錶,就被手錶的樣子分心了。因為我在英國待過一陣子,所以我喜歡皮帶型的錶帶,對金屬錶帶不太接受,我覺得還是皮帶高雅,喜歡不太厚的形狀,手錶品牌叫做“彩虹”,因為我對彩虹很著迷。我看待一些朋友,所謂很好的朋友,我把他們當作可以忽略的人,這就是好朋友的意義(壞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一套方法,我們看到的都是我們的心投射的東西,有些東西讓你非常興奮,比如我遇到有些人,看到鮮豔色彩就很興奮,還有人看到摩托車的輪胎就很興奮。你把自己投射出來的東西當作是真的。這就是機器裡的第一個重要的零件ignorance(無明)
第二個零件:karma,就是由於無明(相信你的心的投射是真的),所產生的各種活動和行動。
第三個零件:reaction。就是由行動產生的後果。人因此產生情緒,高昂或者低落,導至我們要殺了誰,或者執著於快樂的續集。這些反應帶來更多的投射,這些投射讓你更加信以為真,使的輪回機器轉動得更加快而有序,因為有你的投射作為源源不斷的燃料。這就是輪回機器轉動的原理。
如果干擾這幾個零件,它就會變得運作不良。你感受到無聊,饑餓,寒冷,焦慮,生氣,還有生理上的感覺,感覺你眼瞼閉合的感覺,雖然細微到你每次都會忽略,你穿的衣服,柔軟的落在皮膚上的感覺,耳環的重量,地板堅硬的程度,不管你感到什麼,你選擇,只是看著。
五蘊,色受想行識。觀自在對色蘊講的最多的。所以就講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一段。在座的對佛教還不是瞭解的,可能聽到這些話會讓你失去平衡。對於空即是色,完全搞不清楚。完全超越我們的想像和能夠理解的程度之外。但你要知道,觀世音在講到這裡連停都沒停,另外又講了四句出來。直接體驗到空性只有實修的方式才能達到。
鏡子裡沒有臉;鏡子裡有反射像,這兩件事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但是把它運用在自己世界裡比較困難。一切事物都是鏡子裡的反射。你的得失、你的價值、你的家庭、你的敵人,它們不異於空,空不異於它們,它們即是空,空即是它們。實際體驗上,要真正明白和安駐於這個境界非常困難。我們有習性。有接受和否認的習性。
很多人有收集癖,收集丈夫,收集太太,收集的習慣讓自己佈施的慷慨下降。特別是古董,當然,可能我們不會收集古董情人。我們喜歡秘密做一些不守規定的事情。做一些不道德的事,如果你可以不秘密地做,那就不叫做不道德了。有的地方傳授智慧慈悲,卻是最普通不起眼的地方。就像孔子思想,可是我們在實際的行為上不是按照儒家做事的,喜歡走旁門左道。行為和舉止都是有攻擊性的。你看談管理的書籍,都是在教你怎麼攻擊:類似secure、效率,這些字眼背後都深藏著對暴力的喜愛。沒有人喜歡小心行事,仿佛我們喜愛麻煩似的。我們喜歡放手一搏。雖然我們口頭上爭取個人權利,實際上我們骨子裡,卻喜歡奴役他人。我們在尋求一段感情關係時,每個人都是金正恩。
我們喜歡錯誤的見解,不喜歡真理。如果有人告訴你,我們人生的高峰已經過去,接下來往下走,你聽了會怎樣?好像這樣講,我會惹來很多麻煩。各位可能做了美容整形手術,你心裡明白,你是做過手術的人。微笑也要小心微笑,要不不小心就露出馬腳。很久以來,帝王都希望萬歲,但沒有人萬歲。我們有所有這些習性。從心裡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進到你自己的體系中運作,是非常困難的。
沒有任何藉口不來修禪定。有的人說,等到心理比較平和時再來修禪定。這樣的講法比較奇怪,永遠有昏沉和掉以輕心,任何時刻只要你能找出一分鐘,都應該練習禪定。這並不複雜: 坐著,觀看你身體的存在,觀看你的感覺。實際上並沒有兩個心:一個心觀看另一個心這樣的事情。心就像是“燈“,可以照亮外界,也是自明。沒有燈,你看不到外界,也看不到燈。這就是佛教裡所講的“自覺”。比之深奧的技巧,會有一步步教導的方法,我建議你們要有具格的老師,就像你想成為史瓦辛格,你就需要私教。
這個私教必須知道你所有的優缺點,什麼能夠啟發你,知道你的人格特殊的地方,知道什麼讓你沮喪,什麼讓你興奮,這位師父至少要對你有仁慈的心。最低程度也要能夠做到觀照你的心理健康和快樂。你也可以有幾位訓練師,同時存在也是好的。但有些時候,幾位訓練師會造成困惑。
訓練心靈的方式有無量多。一路到包含大手印、大圓滿的法門。你的感知、你的念頭會開始發生變化。(注:即轉念得度)。大部分人對世界的視野都非常狹隘。我們的世界小到像一個蟲在樹上鑽洞,以為那就是整個宇宙。你的人際關係、工作、家庭,所有這些焦點都需要改變。順帶一提,如果你喝酒也可以改變焦點,喝了兩三杯威士忌下肚,你就覺得一件件脫光衣服也沒關係。但如果你只能借由酒精達到,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酒精威力失去,你會更深陷在情緒裡。
剛剛講過輪回的機器有三個重要的零件: ignorance,karma,reaction,當你朝相反的方向轉時,就會有相應的改變。在古代的時候,要求僧人帶一塊人骨放到眼前,思維有一天我也會變成這樣。這樣的一個技巧,就是為了逆著輪回之輪的方向轉。學習不被捲入所有的散亂。這樣做,第一個零件的功能就開始減弱。接下來,第二、三個零件也會相應失去功能。輪回就會瓦解掉。所以當你發願,反方向去轉輪回的輪子。你就踏入第一個揭諦。
色受想行識,展開說,受蘊也是一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無眼耳鼻舌身意。我不會每個都講,你要注意的是,連四聖諦也是空。苦即是空,空即是苦。道即是空,空即是道。智慧即是空,空即是智慧。證悟是空,空即是證悟。佛即是空,空即是佛。
希望通過這個說明,當你再看到“空”不會當成一個否定的概念。它不是否定,也不是接受。上帝即是空,空即是上帝。月稱菩薩問:向什麼樣的弟子可以傳授空性呢?答案並不是說空性很高深,你只能教研究生。當一個人聽到空,毛孔都豎起來,熱淚盈眶,就是適合空性教法的學生。 雖然傳授空性教法的時候,有完整的系統的理論性架構,這就是佛教哲學學院所教的。但如果你確實想瞭解空性,那些工具是不足夠的,只是佛教並不拒絕那些工具的使用。某種程度上,西方哲學家中,例如尼采,已經觸及到空性。但是尼采對空性理解的程度,就是他永遠不會接受在佛前供花供燈這類事情和空性有什麼關連。本質上,尼采在宗教上有些不正常。
佛教其實有很多方便法門,還有中國哲學裡的一些偈子,來自莊子、老子的思想,其實都是非常具有空性的哲學。莊子已經想到,是我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到我?已經赤裸裸地在表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智慧。有個體系讓我們明白,蝴蝶和莊子是無二無別的,是雙修雙運的。我相信,它們是有善巧方便法的。
佛教不共的地方,是它一方面會給你勝義諦的教授,但同時不會拒絕世俗諦上的方便法。這就是為什麼在東方哲學裡會有一些互相矛盾的說法。聽聞這些見地,你會產生一些信心。舉例來說,你從來沒有去過北京。你做了一點努力,這就是第一個揭諦。接下來是無法停止的確信:你要去北京,北京確實就在那裡。你不會想要撤回這個想法。不希望撤回願望,不可阻擋,這是第二個揭諦gadei,然而,這非常困難。
你到了某個地方,在那裡可以從遠處看到北京。這就已經不是一種相信了,因為你能看見它。這就是“波羅揭諦”,然後你到了北京,到岸了,不需要再走了,這就是“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就是建立菩提心。
第二個揭諦,是最難的。修行的人到了某個階段,散亂成了提醒他的工具。你家裡的東西被偷走,你不知道誰是小偷。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現有些東西不見了。然後你才會開始想要知道是誰來到偷東西,你尋找蛛絲馬跡,開始感覺來偷東西的人,好像是你朋友的侄子。你開始注意他,這是第二個揭諦——你的心到了他那邊去。但之後,你發現其實是你朋友偷的。下次你這個朋友來找你的時候,你會特別注意他。而對其他人放鬆警惕。就好像你的心,由於重新確認情況,不斷歸零一樣。
接下來才會到達沒有散亂的地步,他不需要專注了。沒有散亂,才沒有專注。
做一個心經教法的總結:五蘊即是空。空性即是五蘊。時間、空間也都是空性。你所投射的這些並不是它真實的本來面貌。對瞭解這些真理的人,這樣的心,是對任何事都沒有恐懼的。當你年幼的時候,你的玩具壞了,你會哭。長大成人後,玩具壞了,你不會哭,你知道那不是真的,只是個玩具。同樣的道理,所有世間的價值,名譽、讚譽、被人忽略、快樂、得失,都像玩具一樣。當我們智慧和慈悲心成熟以後,以上所說的都是玩具。雖然這麼說,它們還是會誘惑到你,捕捉到你。要用這樣的方式,嘗試理解心經。
我提到過要瓦解禪定。這是基於心經中“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一句。那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當你乘一條船到了對岸,你必須拋棄那條船,才能到岸上去。所以你要瓦解禪定。禪定是船。當我們在座上時,你要有覺察,這種覺察你要把它帶到座下。現在,我們的修行和生活,兩者的鴻溝是非常大的。
訓練自己修行的時候不是限定在某個點,在雙方爭辯非常厲害的時候,訓練自己維持「覺觀」的能力,隨時隨地持有菩提心。修觀的菩提心。但相對來說升起世俗菩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發願,你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為利益眾生。(不要忘記回向,比如,回向給自己維持菩提心。) 在佛界高峰會議的後段,佛從三昧起,稱讚舍利弗和觀世音的對話。這很難,因為真理是無法口耳相傳的。但是對沒有瞭解真理的人,你又要加以開示、說明。天人、阿修羅、聞法,皆大歡喜。為了瞭解心經,有很多經可以作為參考。金剛經、維摩詰經,都是解釋空性的很重要的經典,無價珍寶。
有個偈子是說,蓮花不會從乾枯的地方生出來,蓮花生於水與泥。所以菩提心就是從煩惱中生出的。這些都是非常高深的經典,都是究竟的教法。但同樣的道理,佛不是真的給教法。講個例子,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陀派遣他的弟子去看維摩詰,但每一位都拒絕去看他,各有各的理由。比如阿難尊者拒絕去看維摩詰,佛問為什麼?阿難說,那一位喲,聰明到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佛問怎麼啦?阿難說,有次佛生病的時候,阿難去配藥,路上遇到維摩詰,維摩詰就對他說,“你真是錯到離譜啊!佛怎麼會生病啊?他可是開悟了的。”阿難尊者就覺得自己糗大了,正要轉身回去。維摩詰又說,你得去拿藥啊!阿難面露驚訝之色,維摩詰接著說:“你應該拿藥給佛,這樣你還能累積點兒功德。”
很高興和大家討論這麼深奧的教法。回向給妓女、加油工人,學者,希望更多人對心經產生興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