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2

不只基督十誡!佛教「五戒」教你更快樂的人生

 


阿彌陀佛,各位師兄師姐,大家好。我是小智無光。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佛教裡的「五戒」。 五個戒律的「五戒」。

大家聽到「戒」,可能覺得是很多限制,很不自由。 但師父說,佛教的戒律,不是要約束我們,而是要保護我們,讓我們活得更平安、更快樂。 就像家裡的門鎖,不是為了限制我們在家裡的自由,而是為了保護我們家裡的安全,對不對?

佛教的「五戒」,就像五道保護我們人生的門鎖,守護我們的身心靈,避免我們受到傷害。 這五戒是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都是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

第一戒,不殺生。 不是說要我們變成完全的素食主義者(雖然吃素對身體很好,且符合永續環保啦!),最基本的是不傷害生命。 想想看,現在社會新聞,是不是常常看到暴力事件? 可能一時衝動,也可能是謀財害命,傷害別人,甚至奪走別人的生命,造成無法彌補的悲劇。 「不殺生」就是提醒我們,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從自己做起,減少社會上的暴力和衝突。 不只是對人,對動物也是一樣,盡量不傷害小動物,培養我們的慈悲心。

第二戒,不偷盜。 這也不只是說不要去偷別人的錢包。 更廣泛來說,是不佔別人的便宜,不侵犯別人的權益。 現在網路很方便,很多人會下載盜版軟體、看盜版影片,好像沒什麼大不了。 但其實,這也是一種偷盜,偷走了別人的智慧財產。 「不偷盜」是提醒我們,要誠實守信,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建立一個公平誠實的社會。 工作中,不貪不義之財,不佔學校、公司或是機關便宜,生活中,不亂拿別人的東西,都是「不偷盜」的實踐。

第三戒,不邪淫。 這不是要禁止愛情或婚姻,而是要我們對感情負責,不亂搞男女關係,不破壞別人的家庭。 現在社會,感情關係很複雜,婚外情、劈腿事件層出不窮,你也看到不論是上市公司的企業主,或是大學教授都上了新聞版面,造成很多家庭破碎。 「不邪淫」是提醒我們,要尊重感情,忠於伴侶,守護家庭,建立和諧穩定的感情關係。 對感情認真負責,不輕易傷害別人,也不放縱自己的慾望。

第四戒,不妄語。 不只是不說謊,更廣泛來說,是不說傷害別人的話,不說沒有意義的話,要說真實、有益的話。 現在網路資訊爆炸,假消息、謠言滿天飛,很多人為了吸引眼球,隨便散播不實消息,造成社會混亂,也傷害到無辜的人。 「不妄語」是提醒我們,要謹言慎行,說話要負責任,傳播正能量,建立一個誠實可信的社會。 不造謠,不傳謠,不惡意批評,說話前多思考,都是「不妄語」的實踐。

第五戒,不飲酒。 現代人很難滴酒不沾,因為你的食物中就可能有酒精成分,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沉迷酒精,不要因為喝酒而失去理智,做出後悔的事情。這也包含可能讓你失去理智的毒品、麻醉藥,或是香菸。酒後失態、酒後駕車、酒後暴力,這些社會問題都跟喝酒有關。 「不飲酒」是提醒我們,要保持清醒,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酒精或是麻醉品控制我們的人生。

大家有沒有覺得,「五戒」講的這些,其實跟基督教的「十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像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證供」等等,都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道德準則。 這說明,雖然宗教不同,但基本的人倫道德,都是相通的。 無論是不是佛教徒,遵守這些戒律,對我們個人,對社會,都是有益的。

師父說,佛教的「五戒」,不是要束縛我們,而是要引導我們走向光明, दूर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平安和幸福。 就像開車要遵守交通規則,人生也要有行為準則,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大家對「五戒」有一點點認識。 

當然,小智也提醒各位,如果你要受佛教的五戒,請直接到正信的佛教道場,請教師父。

阿彌陀佛,祝福各位師兄師姐,身心安樂,吉祥如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