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各位師兄師姐,大家好。我是小智無光。
今天,想繼續跟大家聊聊「上善若水」這句充滿無盡智慧的話語。 我們都知道水看似柔弱,實則蘊藏著驚人的力量。 但水的奧妙,還遠遠不止於此喔! 今天,就讓小沙彌帶領大家,一同探索水更令人讚嘆的「七十二變」!
師兄師姐們, 請大家仔細想想, 我們眼中的「水」,真的只有一種形態嗎? 當然不是! 寒冷的冬天,水會凝結成晶瑩剔透的「冰」, 堅硬如石,可以支撐我們在上面行走。 溫暖的陽光下,水又會化為輕盈飄渺的「雲」, 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舒卷。 當雲朵飽含水汽, 就會化作甘霖「雨水」, 滋潤萬物,帶來生機。
你看, 同樣是「水」, 卻能展現出液態、固態、氣態等多種樣貌, 柔軟、堅硬、無形,隨時變換, 這就是水的「變身術」! 這也帶給我們啟示, 水, 從不固守僵化的形態, 而是隨時順應環境而變化。 就像我們的人生, 也不應該被固定的模式所限制, 要懂得像水一樣,柔順應變,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
師父常說, 水的智慧,體現在它面對阻礙時的應變之道。 想像一下, 奔流的河水,遇到巨大的山牆阻擋了去路。 水會怎麼辦呢? 它絕不會愚笨地硬碰硬, 而是會展現驚人的智慧, 靈巧地「繞開山牆」, 順著地勢,蜿蜒前行, 繼續奔向遠方。
如果阻礙更加巨大, 難以繞開呢? 水有時會積蓄起磅礴的力量, 如同蓄勢待發的猛獸, 以排山倒海之勢,「淹沒過去」! 化為滔天洪水, 沖破一切阻礙, 開闢新的道路。
那麼, 如果真的遇到無可逾越的絕境, 被徹底「堵死」了呢? 水還有妙招! 它會化為無形的「水蒸氣」, 悄然「融入雲層」, 看似消失,實則是以退為進, 積蓄更強大的能量, 等待時機, 再次凝結成雨, 從天而降, 以全新的姿態,重新回到大地, 繼續它的流動與旅程!
水,是智慧與堅韌的合體, 又充滿生命力! 它從不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縛, 總能找到突破重圍, 繼續前行的道路!
反觀「石頭」, 堅硬固然是它的特點,但也代表「僵化」,也成了弱點。 當水流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地沖刷著石頭, 石頭最終的命運是什麼呢? 它會被水流無情地「磨損」、被「侵蝕」, 棱角被磨平,身軀被掏空, 甚至最終被水流「搬運」、被「摧毀」, 化為沙礫,融入泥土。
石頭的「堅硬」, 讓它只能選擇「硬槓」。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挫折,不論是被老闆辱罵或是同事誣陷。你會學石頭的「堅持」,還是學水的「柔順」呢? 有時候想想,把自我的個性與標籤,當然自己的一道盾牌,對自己沒有好處。水的柔順也來自於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師父說,「上善若水」的「善」,未必是世俗所理解的「善良」, 而是指「合於道」的自然而然的德性。 水滋養萬物, 卻不求回報, 默默奉獻; 水謙卑往該去的方向流去, 卻能匯聚成海, 包容萬象。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正是讚歎水這種「無私奉獻,不爭」,卻也造就無人無物可以與之「爭」。很多時候把自己當空氣、水,是很有用的,你看過一拳、一刀打在或是砍在水或空氣,造成了什麼傷害嗎?
「上善若水」, 就是要我們學習水「無我」的智慧。 捨棄自我的僵化固執, 擁抱水一般的柔順, 懂得在逆境中變通, 在困境中尋找出路。 學習水「遇阻則繞,遇強則退,遇絕則化」的應變之道, 讓我們的人生, 也能如水一般, 綿延長長!
願各位師兄師姐, 都能從「上善若水」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破除內心的僵化與執著, 掌握生命的「變身術」與「應變之道」, 活出如水一般自在流動、 綿延不絕、 充滿活力與希望的精彩人生!
阿彌陀佛,祝福大家,智慧如海,福澤綿長! 小智無光,感恩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