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供養曼達
宗薩欽哲仁波切 著
福德
什麼是「福德」?從某種角度來看,福德即是「能力」。事實上,它是讓我們得以聽聞、思惟、修持佛法,包括生起好奇心的能力。現今,我們的福德非常有限,以至於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認知佛法有多麼珍貴。我們不僅由於缺少福德而無法修持佛法,甚至少到連享受輪回的生活都不可得。
我們如何詮釋外在世界的訊息與經驗,完全取決於自己積聚福德的多寡。例如,「無常」一詞是什麼意思?從最粗顯的層面而言,擁有極少福德的人認為「無常」即是死亡、衰敗或四季的變遷。然而,一旦開始積聚福德,我們的理解就會變得較深入而細微。想像你正在體驗片刻的快樂時光,如果你擁有一些福德的話,就能在某種程度上詮釋並理解「無常」,還能觀察自己的情緒由不快樂轉為快樂,然後又回到不快樂;這樣的觀察,使你可能感受到的任何失望與期待都變得不再那麼強烈。
積聚福德的一種方式,是供養或佈施食物、錢財、鮮花、音樂等。不過,多數的現代人為了避免浪費,更喜歡將錢花在「有用」的東西上。所以,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何薈供時供養酥油燈與大量昂貴的飲食,會讓人們覺得浪費的原因。紐舒·堪(Nyoshul Khen)仁波切曾告訴過我一個故事。有位法國女子向他請求大圓滿教法,並引導她認識心性。
這個請求相當不正式,或許只是一時興起而已,但紐舒·堪仁波切認為,在此末法時期仍有人對甚深教法懷有興趣,因此使他感到啟發而同意了。大圓滿法是極為珍貴的教法,學生們需要積聚大量的福德才能接受並正確地聽聞,紐舒·堪仁波切觀察到她需要積聚福德,於是就建議她先個薈供。她非常高興地接受了建議,就隨同仁波切一起前去採買。
巴黎是個購物的好地方,這位女子很快就買了一些大約價值一歐元的巧克力。
她請堪布看看這些巧克力是否足夠做為薈供的供養。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佛法——尤其是大圓滿法的教法——是無價的,即使供養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也不足以求得大圓滿法的一個字。所以,對一條巧克力,堪布能說什麼呢?但考慮到也許她不是很富有,堪布什麼話也沒說,就繼續與她一起購物。不久他們來到巴黎一家時尚百貨公司的香水專櫃,讓堪布驚訝的是,這位女子毫不猶豫地花了相當於十歐元的價值,買下了一瓶她最喜歡的香水留給自己使用。
現代人缺乏福德去聆聽佛法,也欠缺福德去聽見其中真正所表達的內容;而且,經常在我們受過多次的佛法教導中,就會漏掉該次教導的重點。我們無法專注聆聽,有時根本就沒有聽到,因為心太容易散亂了。即使確實聽到了,也不會從其他角度去真正地聽聞、理解與思惟自己所學到的內容。結果是,對那些經由我們篩子般的心所意外掉落進來的一些訊息碎片,我們卻極為嚴肅地看待。
悲哀的是,我們不再具有足夠的福德遇見偉大的上師,或從他們那裡領受法教。然而,即使我們現今的虔敬對象無法與往昔的偉大上師相提並論,若是我們能增加福德的儲備,也就沒有關係了。巴楚仁波切在他的狗牙的故事中,說明了福德如何發生作用。一位西藏老婦人要求兒子為好帶回一顆佛陀的舍利,以做為修法時的虔敬對境。不巧的是,兒子忘了自己的承諾,為了不令老母親失望,他不得不拔下水溝中的死狗牙齒冒充為佛牙。然而,老婦人對這顆牙齒具有非常強大的虔敬心,不久後,狗牙居然變成了真的佛牙,並且神奇地生出許多舍利。
福德愈多愈好
你可以親自試驗並體會一下福德的力量有多大。先讀某一本法本一遍,然後以你最大的專注與決心,認真地供養曼達幾次。然後再去讀這本法本,你會發現自己的理解轉變了,比起以前只能流覽每章節的要點,你現在能更精確地理解每個字的含意。你也應該嘗試在供養過一些曼達後,回到先前讓你感到厭倦的老師那裡去領受教法,你的體驗將會完全不同。如果在供養曼達前,你定不下心來,而且到處遊蕩的心讓你感到沮喪的話,就先做「止」的修持。同樣的,你修持的體驗也將發生轉變。
具有福德因而能接受法教是一回事,但是具有充分的福德能聽聞法教,並且能正確地聽聞,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之故,在法教開始之前的「供養曼達」傳統,于焉建立。我們不僅在理解佛法的能力上需要福德,在法道上的其他每個步驟也都需要它,其中包括能真正地理解上師。具有足夠的福德,你就能在上師生病、打哈欠或表現出憤怒時,以有益的方式來理解他的示現。這不正是你想要的嗎?如果缺乏福德,即使上師像個天使,你也會找到批評他的理由,因而無法從此緣中受益。
福德如何產生?
在「皈依」部分曾提到,我們可以經由兩種不同的資糧田來積聚福德。而佛法的獨特處之一,就是這兩者都同等重要。
讓我們迅速地趨近實相的行為或條件,就能產生福德,而非只能藉由良善的行為,或針對短暫世俗成就(例如長壽或投生善道)的行為,才能積聚。當然,福德是有這種作用的,例如:如果慷慨施捨財物,我們就能獲得豐裕的財富;如果具足安忍,我們的外貌就會吸引他人等。但嚴格來說,如果你未將世俗善行的結果回向一切有情眾生的究竟證悟,而且這些善行也未能讓你更趨近真諦的話,縱然它所造的善業可能讓你感覺良好,你也無法積聚追求證悟者所渴求的那種福德。然而,如果剎那間你做了更趨近真諦的善行,無論它如何令人不快或不流行,也遠比參與那些盛大、歡樂又誇張,卻只能帶來投生善道或其他世俗恩賜的善行活動,來得更有價值。
換句話說,你所積聚福德的「量」與「質」,並非取決於積聚的方法。依據菩薩乘的說法,某個行為所積聚的是福德或只是善業,取決於它是否基於二元分別的見地而行。例如,以二元分別的見地供養一公斤黃金,不必然就比供養一顆葡萄能積聚更多的福德。如月稱(Chandrakirti) 所說,若無佈施者、佈施物與受施者的參考點,才能稱這種佈施為「出世波羅密多」;若對佈施、佈施物與受施者仍有極微細的執著,這種佈施則稱為「世間波羅密多」。①
至於積聚福德通用的方法,其種類繁多,例如:慷慨佈施、持戒、安忍、以實物或觀想做供養、懺悔、隨喜他人的好運,以及生起慈悲心與菩提心等都是。此外,皈依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還有,祈請聖者轉動法輪、長久住世也能積聚福德,它讓讓我們去除因過去世製造障礙而讓人無法接受法教所產生的業果。
大乘佛法提供了結合智慧與方便的各種絕妙法門,既容易實踐,又能帶來不凡的結果。你也許會以為,想要積聚無量福德就得付出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巨大犧牲,例如供養自己的皮肉、骨頭或房子等。但物質的供養並非我們唯一能做的,如果是的話,它就不是一個實際可行的系統了,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對這種激烈的行動都力有未逮。所幸,大乘法道具有適合所有修行人的智慧與方便,而非只適合富裕者。它提供了觀想供養的方式,能積聚與物質供養完全等量的福德;換句話說,大乘之道簡單、愉悅、不麻煩,但它的方法卻能獲得和物質供養等量的福德與智慧。
七支供養
「七支供養」是這些殊勝的法門之一,它包含了七種不同積聚福德的方法,而且每個方法都有其特殊的目的。這些供養是:(一)禮拜;(二)供養;(三)懺悔;(四)隨喜;(五)請轉法輪;(六)請佛住世;(七)福德回向。(你可以選擇任何一部佛經或法本裡的《七支祈請文》來念誦;同時,你應參照傳承儀軌本文與釋論,來瞭解它出現在你的前行的哪一部分。)
- 禮拜
我們以大禮拜來摧毀自己最頑強的外殼——驕慢。一個人若是充滿驕慢,證悟的功德就無從增長;而缺乏證悟的功德,菩薩的利生事業就會受到阻礙。除此之外,驕慢的本質是缺乏安全感,更會造成許多層面的偽善。
想像你將身體的數量倍增,因而有成億成兆的「你」在皈依對境面前做大禮拜。佛陀說,這個做法能讓你自己與你在想像中所做的每個大禮拜,都積聚完全等量的福德。
- 供養
對治慳吝的方法是做供養。慳吝根植於貧困的心態,它與物質匱乏無關;世界上有許多人身擁有巨大財富,卻仍經常感到缺乏某些東西。慳吝的一個副作用是心胸狹窄,而一個心胸狹窄者與人相處,永遠都發展不出令人感到輕鬆愉快的品質。
你所供養的物品毫無數量上的限制,它可以如天空般無限!雖然,「無限」的供品從我們的耳中聽來,似乎就是堆積起如山的奢華物品。然而,即使只是幾粒穀子,供養也可以是「無限」的——如同小男孩「月官」(Chandragomi)所做的供養。
月官的家境清貧,為免餓死,他的父母、兄弟、姊妹都被迫去乞食。一天,當月官出去行乞時,他注意到路旁的寺廟供奉著一尊觀世音(梵 Avalokiteshvara)菩薩像。他被這尊菩薩像的慈悲面容所吸引,於是把當日上午乞得的一些穀子灑向菩薩像的手上。令他詫異的是,無論他如何小心翼翼地供養,穀子總是從菩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他再供養一些,穀子依然滑落到地上。於是,月官開始擔心,是否觀世音菩薩由於某個原因而不接受他的供養。他不斷地朝口袋深處再掏出一些穀子來供養,直到最後一粒不剩。至此,月官感到十分沮喪,他眼含淚水、滿懷歉意地向觀世音菩薩說:「我現在已經沒有東西可以供養你了!」就在那一刻,這孩子深信觀世音菩薩真的就在面前的那種專注力,讓菩薩像活了起來,並且以緊緊的擁抱來安慰他。
顯然的,我們都應該去做物質的供養,但對初學者而言,也許做觀想供養的風險較少。當阿底峽吉祥燃燈尊者來到西藏時,他建議西藏人做水供(這就是西藏佛寺中供有許多碗水的原因),因為供養應該要徹底、全心全意地去做,不應有任何後悔之念,或擔心「供養會被誰拿走」、「供品會被拿去做什麼用」等這一類類的想法。對初學者而言,供養水比較容易如此做到。
在你的心眼之中,觀想所有各種傳統供品堆積如山,再加上任何其他你所想要的美麗的、貴重的、令人喜愛的或非凡的物品,例如加拿大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或北京的紫禁城,或京都優雅誘人的藝妓舞娘,或美國加州魁梧而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讓你的想像盡情飛揚,而且不要只把供品局限在自己文化所欣賞的範圍之內。
- 懺悔
接著,為了拆除我執的藏身之處,你要揭露、懺悔自己的惡行,這是反擊瞋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你把自己的墮罪深藏在幽深晦暗之處,那就好比你身患重病,卻不告訴醫生哪裡疼痛;隱瞞如此重要的訊息,最後只會讓醫生無法做出正確的診斷。如果你忘了曾經做過的一些事,或者不完全確定何者是屬於佛教觀點的惡行,你也不用擔心,盡己所能地懺悔即可。想像你在諸佛與菩薩面前,他們知道一切過去發生的事、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以及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在他們的面前,你揭露、懺悔所有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與念頭,以及在未來可能會做的事或會想的念頭,任何一件都不要遺漏。
- 隨喜
隨喜他的人好運,是一個積聚福德非常輕易且有效的方法,然而,諷刺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對這件事卻都感到痛苦難為。
隨喜有三種主要的原因:
1. 隨喜眾生的快樂與快樂之因。例如,當你看到有吸引力的人,隨喜他們的美貌而不嫉妒。
2. 當你看到行善的人,隨喜他們的善行,不要因怨恨或嫉妒而批評他們。
3. 最好的是,隨喜證悟與證悟之因,而不是沉溺於「證悟是否可能」或「佛果是否存在」的疑惑中。
隨喜他人從事證悟之因的行持,例如聽聞與思惟教法,或修持禪定。積聚福德的方式之中,隨喜他人的成功也許是最簡單的一種,這好似在你的四周有著大量的福德,就等著你去集結起來。看到別人做了有價值的事,你只要隨喜他們的善行,就能積聚海量的福德。嫉妒,是讓我們受苦的最荒謬、也是最可悲的情緒反應;要對治它,最強而有力的方法就是隨喜。
當你看到他人的美貌或成功時,切勿沉溺於嫉妒中,反而要隨喜之;並且記住,這兩種功德是他們過去世修持安忍與佈施的結果。想想你所認識的每個具有良善特質的人,隨喜他們所做的善事,不論是經營醫院或創造美妙的花藝;也隨喜他們所享有的結果,不論是名詞或美貌;而隨喜諸佛與菩薩的佛行事業,更是特別有力。
- 請轉法輪
我們處於末法時期,對於五濁惡世以及自己所有問題的根源——無明,最有力的對治方法就是祈請諸佛與菩薩轉動法輪。
佛陀於二千五百多年證入般涅槃(梵 parinirvana),因此你可能會問:「為何還要繼續請佛教導我們呢?」在日常生活裡,每當我們遭遇困難時,大部分人最先想要做的,就是請求我們尊敬或信賴的人給予幫助。在目前的狀況,我們在輪回裡普遍面對的問題就是根本無明,所以我們應該去請教確定能祛除無明的那個人。「但我們為何要請教佛陀?又該如何請他呢?」這是大部分人立即的反應。
「他現在並未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我們要等到未來佛出世,才能得到答案嗎?」很遺憾的,這樣的問題完全錯失了重點。
「請轉法輪」並不只是以世俗的方式請求法教而已,轉動法輪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例如,法輪可能在你做某件平凡的事情時轉動,比如正在看一出你最愛的連續劇,或見到一棵枯樹,或讀到一本書的某個章節時。因為不論任何情況,只要能觸動火花點燃你的悲心,以及對「此生徒勞」的了悟,都是「請轉法輪」。就如我們一再看到的,佛弟子常在初次翻閱神聖的法本時會有所障礙,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理解。然而,到後來積聚了多一點的福德之後,當他們再回去閱讀時,就會發現相當易於瞭解。這是諸佛與菩薩轉動法輪的方式之一。
佛陀說過,每當我們心懷虔敬,他就與我們同在。這就表示佛陀不普間斷地一直在轉動法輪,而這種教法也永不會停止。
- 請佛住世
請求諸佛與菩薩住于輪回而不要入涅槃,是我們反擊邪見與懷疑的方法。輪回眾生的心是二元分別的,而二元分別的心其本質充滿懷疑,懷疑又反過來滋生邪見。心靈追求者也是如此,我們耗費許多時間,對自己的修行、法道與心靈生活的方式感到懷疑而掙扎,這可能是我們多數人都必須面對的艱巨挑戰,也是會一直伴隨我們直到心靈旅程終點的唯一情緒(煩惱)。
有人認為,我們的智慧愈增長,懷疑也就更敏銳;這很有道理,因為我們愈聰明,懷疑也就會愈聰明。我們最大的障礙就是在一開始便有很多的懷疑;其他的不談,至少它會占去我們太多的時間。懷疑愈嚴重,我們就愈可能困在持續不斷的自我譴責狀態中,因而將注意力導離正見,造成我們對「因」、「緣」、「果」法則失去信心,並且腐蝕我們對緣起實相、空性、三寶等究竟真諦的信念。
「懷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侵擾我們的心。你也許會有這些困惑:「為何完成了這麼多佛法修持之後,我的健康狀況仍然不佳?」或者,「如果佛是遍知的,為何他不能消滅愛滋病、貧窮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們究竟有沒有法力?」、「真的有來生嗎?」、「我們每個人真的都有佛性嗎?」……許多類似的懷疑,只要我們聽聞教法就很容易清除。不過,大部分的人也需要某種與邏輯或推理無關的啟發來增強信心,例如經歷了某種超凡的體驗,或遇見了一位具有啟發性的人物。通常,遇見一位我能看得到、摸得著、聽得見,又代表佛之身、語、意化現的佛教大師,是最深刻的一種啟發,也就是所謂的「眼見為真」。
我們所請求的,不只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的圓滿諸佛住於輪回而已,我們也請求那些總持諸佛菩薩偉大功德與法教的人,以及啟發眾人、啟發所有那些雖然不合邏輯、不切實際,卻能讓我們振奮鼓舞的節目與活動的人,其事業都能持續。
- 福德回向
最後,我們必須隨時儘快地回向自己的修行與善行,才不至於浪費所積聚的福德。藉由將福德回向給一切眾生的究竟快樂與證悟,我們不僅保障了福德的安全,也保證它會如銀行存款的利息般持續累積。因此,我們的善行就會成為自己的成佛之道。假使我們不立即回向,這些福德資糧可能就會被突發的瞋火,或任何其他折磨我們的極端惡行或惡念,燒毀殆盡。
福德——抵禦障礙的盔甲
大家都形容佛法是絕對無價的,又說它有如能切斷各種二元分別之網的金剛鑽。而另一方面,我們卻如窮極潦倒、愚昧無知的乞丐,毫無任何價值的概念。因此,當有一顆珍貴的鑽石突然落入手中時,我們卻不知道該拿它來做什麼才好。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因此說不定會拿它去換一條熱狗,或不經意地把它弄丟。這種情形竟出人意料地常常發生,因為有珍貴的佛法之處,就總會引來障礙;而當修行者引來障礙,這表示他的修行正在見效。若非如此,何來障礙騷擾?它們沒必要去攻擊那些修行不太好的人,因為那些人可能已經為自己製造足夠多的麻煩了。
話雖如此,我們遇到的許多障礙都是強大而惱人的。因此,我們藉由修持佛法的許多法門,試圖發展出一種能力,來操控、欺騙、引誘、轉化、忽視所有引來的障礙,其中最「高明」的方法就是把障礙視為「加持」。但是,要能真正這麼做,需要很多福德。幸運的是,佛法提供了我們「供養曼達」的法門,這是所有積聚福德中最深奧的方法。
修持
噶瑪·恰美仁波切說,像我們這種初學者去建造一座寺院時,內心不可避免地會生起一些不純凈的念頭或行為。在整個過程中,也必定會面臨許多挑戰,因此一旦竣工之後,我們必然會對它產生執著,或者產生各式各樣的慳吝行為。然而,「供養曼達」的修持完全不會產生這種後果,也由於這種原因,它才如此重要。
我們供養什麼?
從受供者的觀點來看,任何種類的供品都是無關緊要的。因此,我們應該供養自己認為珍貴的物品。
例如,向過去諸佛與菩薩供養自己的身體,我們就與釋迦牟尼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結了吉祥之緣。向現在佛——我們的上師——供養身體,我們的身、語、意就成為完美的智慧法器;向未來佛供養身體,就圓滿了能讓我們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吉祥之緣。
在供養曼達過程中,主要是將聖眾做為我們的資糧田。至於到底應該供養什麼,隨你自由想像發揮。如果你覺得須彌山與其周圍的大小洲很難在心中呈現,那就以一座雄偉壯麗的山代替。或者想像亞洲、南美洲、北美洲與澳洲等,並且包含其中所有美麗的國家公園、宮殿、瀑布與財富等。
如果供養不屬於自己的物品會令你不安,請記住,你對世界的感知完完全全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而非別人的方式。因此,你可以在觀想中加入各種財富之源,例如:德意志銀行、森林、鐵礦、鋼鐵、人類喜歡攢積的各種物質財富、天人的財富(通常以飛毯與華蓋來代表)等。你還可以再加入龍族的財富(有時顯現為能啟動戰爭的海螺),或能轉化成王國與宮殿的小貝殼,或如意樹、滿願牛,甚或俊男美女。你可以儘量發揮,努力突破自己的想像的界限。為了強化觀想,也可以利用你認為珍貴的各種物品,例如西藏人在供養時就使用大量的米、銅板與金、銀等貴金屬。
如果你打算將這個修持當作前行積聚的一部分,你就需要一個曼達盤,以及你所能積聚的、儘量多的供品。根據德松(Deshung)仁波切的說法,曼達盤可以是滿大的,不過如果你喜歡小的也無妨;至於其材質,則取決於你的經濟能力,例如石盤、檀香木盤、銅盤、鐵盤、鋼盤,甚至你願意的話,金盤都可以。主要的修法供品則是各種穀物,不一定只是米,而你所加入的其他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你專注的對象來加強修持。將每一粒穀物觀想成上述的各種物品,如果你像我一樣,很受印度風格代表財富的東西所啟發的話,你也可以加上華麗的澡堂,其中有成群美麗的舞娘,還有——為了政治正確之故——眾多英俊的舞郞。雖然修持的法本上所寫的,常常讓人覺得好像我們是為了取悅諸佛與菩薩而做供養;但請諸位牢記於心,事實絕非如此。佛、法、僧三寶不可能被我們微薄的供養所賄賂、收買或影響,甚至連取悅都不可能。多想一想你就知道,傳統上的供品,並非為了讓諸佛與菩薩在世俗上「有用」而設計的。事實上,「有用」並非目的。就以「牛寶」為例,一頭牛對於某個住在紐約市中心的人而言,會多有用處呢?
有關供品的實用建議
如果有幾周的空閒,你可以考慮進行密集閉關,專修「供養曼達」,一口氣完成十萬遍。
若是如此,你會需要兩個曼達盤,一個放在佛龕上,以五堆供品代表五方佛部,另一個做為修持供養之用。由於供在佛龕上的曼達會放得比較久,如果你以傳統方式將米與酥油合拌而使它能黏在一起的話,就會易於腐壞。因此,你要使用不會腐壞的物品來替代,例如各種半寶石等。至於你日修所用的曼達,最好每過一段時間就以新米替代舊米。供品的數量與更新的頻率,都取決於你的預算,如果你是閉長關,例如為期一整年的話,那麼當然應當定期更換供品。
一旦圓滿積聚的數量後,不成文的傳統是將修法用的貴重物品供養給上師或寺院,或選擇悄悄地灑在無人會感謝你的森林中。每天在你開始修持之前,先用藏紅花水、玫瑰水或任何香水清潔曼達盤。然後,在每一座修開始時,用手腕內側將曼達盤表面擦拭乾淨。如果要更細化你的修持,那就觀想你此時正在清凈所有將要獻上的供品,當然也包括你的身、語、意。你可能會聽到許多類似的這種微小細節,幾乎你遇到的每個西藏人或老修行者,都會提到些微不同的版本,而且從其各自的觀點而言,他們可能都是正確的。畢竟,藏傳佛教有四大傳承,成千的修行者依循成百的上師教導而修行,但許多上師都修改了傳統的教法。不過,究竟而言,擦拭曼達盤並無唯一的正確方法,因此無須在此浪費過多的時間。
觀想
在此修法中,觀想你做供養的對境是蓮師或金剛總持,由眾多眷屬所圍繞。
(關於此觀想的細節,可參照前行長軌<皈依>章節中有關「資糧田」的描述。)
壇城主尊安坐于滿願樹的中央枝幹上;主尊前方的枝幹上,端坐並釋迦牟尼佛與一切諸佛;右方枝幹上,站立著所有的菩薩;左方枝幹上,是聲聞與緣覺等聖眾;後方的枝幹上,則是無量的法本與經卷。
在修持「皈依」時,我們將此觀想中的聖眾稱為「皈依境」;在修持「生起菩提心」時,他們成為我們受菩薩戒的見證人;現在,當我們供養曼達時,他們成為受供者。
在此修持中,擦拭曼達盤的玫瑰水或香水代表了「菩提心」的行持,意即你修持此法的目的是為了令一切有情證悟。藉由潑灑些微的水在曼達盤上,你以「菩提心之潤濕」來象徵此一金剛乘修持的深奧,也讓這個修持超越了只是盤中撒米的世俗行為。水也有助於讓米粒黏著於盤上,雖然你可能不想每次都用水來清凈曼達盤,但在修法開始時先灑水會比較好。
現在,你可以開始供養曼達了。
七供曼達
在傳統上,曼達盤上的供品是以順時針方向擺直,但你可以選擇從曼達盤的前面(十二點鍾方向)或後面(六點鍾方向)開始。(東方是在你面前或最靠近佛龕處,需根據你依循的傳統而有所不同。)我喜歡從後面開始,因此下面的說明依此敘述,而括弧中的位置則是從前面開始的做法(見【圖一】)。
- 用右手放一堆米到曼達盤的中央當作第一堆供品。
- 第二堆放在你面前六點鍾(十二點鍾)處,即曼達盤最靠近你的位置上。
- 第三堆放在從第二堆順時針轉九十度處,即九點鍾(三點鍾)位置上。
- 第四堆,順時針再轉九十度,在十二點鍾(六點鍾)位置上。
- 第五堆,從第四堆順時針轉九十度,在三點鍾(九點鍾)位置上。
- 第六堆,放置在中央那堆與九點鍾(三點鍾)那堆之間。
- 第七堆,放置在中央那堆與三點鍾(九點鍾)那堆之間。
第三堆即所謂的「南瞻部洲堆」,「南瞻部洲」(Jambudvipa)是我們所居住的星球——地球——之名。如果你的第二堆放在六點鍾位置,南瞻部洲就應該在九點鍾位置(如果第二堆放在十二點鍾位置,南瞻部洲就在三點鍾位置)。日、月分別是第六堆與第七堆,由於太陽必須從地球上升起,因此第六堆就應該靠近南瞻部洲。
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加入第八堆,代表天道與人道之所有財富的具體呈現。
通常我們以左手拿著曼達盤與念珠,以右手來放置米堆;但如果你是左撇子想要反過來做,那也無妨。
在曼達盤上放置了七堆或八堆米與珍寶之後,用右手將它們抹去,這就算供養曼達一遍。要圓滿此修持,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完成剩下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遍,外加百分之十的數量來彌補錯誤或不專心而已。就這麼簡單!
每供養一遍曼達,就依你所修的前行,念誦一遍或在三遍「曼達供養」祈請文。
三十七堆曼達供養
你可以在每一百次或每二十五次的短軌曼達供養之後,修一次「三十七堆曼達供養」。(見【圖二】)。
你所看過的傳統曼達盤,是由幾個盤子迭成的塔狀結構。這是西藏的發明,你喜歡的話可以使用,但它並非修法的關鍵所在,因為它所根據的只是西藏人要讓供品好看的審美觀而已。
【圖二】清楚地顯示了如何放置三十七堆供品,但我不會花太多的修法時間去查核,或擔心是否放錯了位置。你就直接念誦祈請文,並將三十七堆供品一個個迭上去即可。
在一座修法的結尾,將資糧田融入自己,然後盡可能地安住於這種「無分別」的境界之中,愈久愈好。
事實上,供養一堆堆的米與珍寶,同樣是你自己顯相的產物,因此相當有限。所以,你應當供養任何一切東西,包括你認為不好的,例如自己混亂的情緒,它的本質其實就是智慧。
以意念供養各種珍貴的供品是很好的方法,因為,當你想到花時,那是「你的」心創造出「你的」那朵花。事實上,沒有什麼不是你自心顯相的產物。這個宇宙——大氣層、星辰、月亮、行星與其中的一切,都是心創造出來的,而只要心存在,實際創造出宇宙的各種無量分別也就存在。
根據佛法的觀點,供養的概念根基於「緣起」的見地。事實上,所有佛教的修持與理論都根基於此同一見地,因此,無論是發願修持有關心性的法道者,或是想要完成一種積聚福德的修法者,供燈都是個好主意。由於這項「供養」的行為與創造吉祥之緣緊密相關,因此,供燈能增進你對心性的理解——一如油燈散發光芒,能照亮自身與周圍的一切;同樣的,心能覺知自身,也能覺知它所遭遇(encounter)的一切。由於油燈的作用與心相似,因此油燈可被視為吉祥之物,藉由此,便能創造出與心性的吉祥之緣。
萬法唯心所造,心性即為法身、報身與化身,而證得心性就是所謂的「證悟」。但是,要獲得證悟並非易事,因為我們會不斷地被無數的習性所欺騙。因此,我們需要各種方法與技巧來對抗這些舊習,而一次次地堆起像米這種微不足道的東西,正是眾多善巧方便中的一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