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佛教徒》結論
宗薩蔣楊欽哲仁波切
這年頭,常會見到有人混雜各種宗教來調適於自己之所求。試圖作為不分教派者,他們嘗試從佛教的觀點來解釋基督教的概念,或尋找佛教與蘇非教、或禪宗與商業的相似之處。當然,人們總可以在任何兩個存在的東西之間至少找到細微的雷同----但我不覺得這種比較是有必要的。雖然所有的宗教都是起始於某種博愛的目標,通常是為了去除痛苦,但是它們之間都有基本的不同。它們都像藥力,是為減少痛苦而設計的;但如同藥方,它們也依病人或病症而有所不同。如果你被毒葛刺傷,那麼菱鋅藥膏是恰當的療方。但是如果你患的是血癌,你不會試圖找出菱鋅藥膏和化療的相似性,然後用這藥膏來治療血癌就因為它比較方便。相同的道理,混雜宗教是沒有必要的。
在本書中,我嘗試提供大家一瞥佛教見地的要義。在所有的宗教中,見地是修行的基礎,因為見地決定我們的動機與行為。俗諺“勿以貌取人”是真切的。我們無法僅憑外貌來判斷我們的鄰居。明顯的,我們了無法僅以表象,來判斷像宗教這麼個人化的東西。我們甚至無法以各個宗教所宣導的行為、倫理、道德或規範來判斷它們。
見地是最終的參考點
見地,是任何宗教的核心。在跨越宗教(interfaith)的會議場上,我們可能不得不以外交辭令同意所有的宗教基本上都一樣。但事實上,它們有非常不同的見地,而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判斷哪一個見地比較好。只有你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以你的心智慧力、喜好、感覺及背景,才能選擇最適合你的見地。如同豐盛的自助餐,各種不同的菜式提供了每個各自之所需。舉例來說,奢那教(Jain)中,非暴力(ahimsa)的訊息如此美好,令人不解的是為何這個偉大的宗教不像其它宗教一樣盛行。而基督教的愛與救贖,則帶給了百千萬個心靈安詳與和諧。
局外人可能會以地這些宗教的外相覺得陌生而不合邏輯。許多人對於缺乏明顯理性的古老宗教和迷信感到憂慮,這是可以理解的。舉例而言,許多人對佛教比丘的藏紅袍子和光頭都無法理解,因為這和科學、經濟或現代化的生活毫無關聯。我不禁懷疑如果將持有這種看法的人,送到西藏寺院中,面對著憤怒尊者和赤身女性相擁的壁畫時,他們會怎麼想。也許他們會以為看到印度愛經(Karma Sutta)中的性愛畫面,或更糟的,以為見到了墮落和邪魔崇拜的鐵證了。
看到奢那教修行者裸體行走,或印度教徒膜拜似牛或猴的神祗時,局外人可能會感到震驚。有些人很難理解,為何回教徒以禁止偶像崇拜的深奧哲學,作為摧毀其它宗教聖物的合理化藉口,而在回教最神聖的地點,麥加的卡阿巴(Ka’aba),每年卻有數以百萬計的朝聖教徒絡繹不絕前來瞻仰神聖黑石(Hajael Asward)。對那些不瞭解基督教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何基督徒不選擇耶穌在光輝時期的故事,而是被釘在十字架上最幽暗而令人感傷的章節。他們可能很難去瞭解,那中央聖像,那十字架,都讓這位救世主看起來非常無助。然而這些都只是外相。以外相來評估或判斷一條道路或宗教,不僅不智,更可能導致偏見。
我們也不能以嚴格的行為規範來定義一個宗教。嚴守規矩並不能造就出一位好人。據說希特勒就是素食者,並且非常重視自己的儀容。然而紀律和優雅的外貌本身並不是神聖的。一些嚴守紀律而且衣裝整潔的蓋世太保軍官,執行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謀殺。而且歸根究底,由誰來決定什麼是“好”的?在一個宗教裡的善,可能是另一個宗教裡的惡或無關緊要的。比如錫克教男士從不剪髮或剔鬚,但東西方傳統的出家人通常都剃光頭,清教徒則可以隨意處置他們的頭髮。每個宗教對於它們的象徵和修持都有深刻的解釋----為何不吃豬肉、不吃蝦、為何必須剃頭或不准剃頭。然而在這些無盡的可與不可之間,每個宗教必定有個基本的見地:而見地才是最為重要的。
如同所有的其它宗教,佛教也有一些行為規範,但對佛教徒而言,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法國政府突然決定禁止佛教徒在香榭大道上穿著藏紅色袍子,佛教徒應該不會有異議。事實上,如果在公眾場合不穿藏紅色袍子能增進祥和與寧靜,佛教徒應該會樂於遵從,因為祥和與寧靜接近佛教的核心。
決定行為是否恰當,最終的參考點是見地。評估行為,要看它和自己的見地是否相配。如果你居住在加州的威尼斯海灘,而你具有苗條是美好的見地,你的動機是想減肥,也一直在沙灘上禪思這樣會有多好,你的行為可能就是避免米飯和甜甜圈、吃青菜沙拉,外加每週運動五天。但假如你是住在東京的相撲選手,你的見地是超級肥胖是美好的,你的動機是要增加體重,而你一再地沉思不要當一個瘦小的相撲選手。你的行為就會是儘量吃米飯和甜甜圈。在此吃甜甜圈到底是好是壞,全賴你的見地而定。同樣的,我們可能會誤以為某些人不吃肉是心懷慈悲,但實際上他們的見地可能只是認為肉類不好,會增加膽固醇而已。
最終,不充分瞭解他人的見地,就不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佛教的一切方法都可以用四法印來解釋----一切和合現象皆無常,一切情緒皆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佛教經典所提倡的每一言行,都是基於前面所討論過的這四個見地或四個真諦。
在大乘經典中,佛陀規勸弟子們不要吃肉。不僅因為帶給另一眾生直接的傷害是不善的,吃肉的行為也不符合四法印。當你吃肉時,在某個程度上你是為了生存----維持自己的生命。這人生存的欲求和你想要恆常有關,為了活得長久因而消耗另一眾生的生命。如果放一個動物到你的嘴裡能延長你的壽命,那麼,從一個自私的觀點來看,可能還有理由這麼做。然而事實上,不論塞多少屍體到你的嘴裡,你還是不免一死,甚至也許會更早。
也許有些人吃肉是為了資產階段的原因----品嚐魚子醬。因為它奢華;食用虎鞭,為了增加性能力;服用燕窩,藉以保持青春的皮膚。沒有比這些更自私的行為了----就為了自己的虛榮,另一個生命因而結束。在相反的狀況下,我們人類甚至不能忍受被蚊子叮上一口,更不必想像自己被關在擁擠的牢籠裡,嘴喙被切除,與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們一起等待被宰殺,或被養肥作為人肉漢堡。
這種攀緣於自我是無明;而我們已經談過,無明帶來痛苦。以吃肉為例子,他人也因而受到痛苦。由於這個原因,在大乘經典中有一種修行,是將自己設身於這些動物的境地,出於慈悲心而戒食肉。當佛陀禁止食肉,是將自己設身於這些動物的境地,出於慈悲心而戒食肉。當佛陀禁止食肉,他意指所有的肉類,他並沒有因為情感因素而單指牛肉,或指豬肉因為它不乾淨,他也未曾說因為魚沒有靈魂,所以吃魚沒關係。
四法印的美妙邏輯
另一個例子,大家來想佈施。當我們開始瞭解第一個真諦,就會視一切事物為短暫而無價值,把它們看成像救世主軍捐獻袋裡的東西一般。我們並不一定要將一切都給光,但我們對它們不會有執著,當我們瞭解所有的財物就是無常的和合現象,無法永遠緊握不放,佈施實際上就已經實現了。
瞭解第二個見地,我們可以發覺自我這個吝嗇者是主要的罪人,它除了給我們窮困的感覺之外,一無是處。因此不攀緣於自我,我們找不到原因來執著財富,因而再也不會有吝嗇的痛苦。佈施成為一種愉悅的行為。
瞭解了第三個見地,我們瞭解攀緣只是徒勞,因為不論我們攀緣什麼,它們都不具真實存在的本性。它好比是在夢中,將億萬元在街上送給陌生人。由於那是夢中錢財,所以你可以大方地施捨,而且你還可以獲得這種經驗的樂趣。根據這三種見地的佈施,一定會讓我們瞭解到這是無目標的。它不是要用忍受犧牲來換取認同,或保證得到一個更好的來生。
沒有價碼、期待或附帶條件的佈施,讓我們得以一窺第四個見地----解脫是超越概念的這個真理。
如果我們將佈施等善行的圓滿與否,以犧牲標準來衡量的話----譬如說除去了多少貧困----那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圓滿。光是資助一座在柬埔寨的孤兒院,都可能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窮困是無盡的,窮人的欲求也是無盡的。甚至富人的欲求都是無止境的。事實上,人類的欲望永遠不可能完全滿足。但是根據悉達多,佈施應該以佈施者對佈施物,以及佈施者對佈施者自己,這兩方面的執著程度來評量。一旦你瞭解自我以及所有的財富都是無常而不具真實本性,就不會有執著,而那就是最圓滿的佈施。因此,佛經中鼓勵的第一種行為,就是修持佈施。首先你以不昂貴的東西方,諸如水、花等開始,引入佈施的習慣,然後漸漸進展到(意念上)供養我們的家庭、住宅,甚至整個宇宙。這種佈施可能看起來非常宗教化或儀式化,但它的要義是消除我們對恆常的概念。
深入瞭解業報,清淨和非暴力
業這個概念,無可否認地是佛教的商標,它也包含在這四個真諦之中。當因緣和合而且沒有障礙時,結果就會出現。結果就是業。業是由意識(心、或自我)所集合而成的。如果這個自我因貪愛或嗔恨而行動,就會產一惡業。如果念頭或行為的動機是基於慈愛、忍耐和希望他人快樂的原因,就會產生善業。然而,動機、行為和業果本質上皆是如夢如幻的。超越業報,不論是善是惡,就是涅槃。任何不是根基於這四種見地的所謂善行,都只是正義(Righteousness)而已,它不是悉達多的究竟之道。即使你能餵飽全世界所有饑餓的眾生,但是如果你全無這四種見地,那麼它只是一個善行,而非通往證悟之道。事實上,它可能會是一個設計用來豢養和支撐自我的正義之行。
由於這四種真諦,佛教徒可以經由懺悔而修持淨化。如果有人覺得自己脆弱或有罪而氣餒,認為罪惡一直阻礙著他的證悟,那麼他可以寬心。瞭解罪惡是和合的。因此它必定是無常而可淨化的。在另一方面,如果有覺得能力或功德不足,他也可以寬心。知道功德可能經行善而累積,功德不足是無常的,因此也可以改變。
佛教徒實踐非暴力,並非只是微笑退縮或溫馴體貼而已。暴力的基本原因來自於執著極端的想法,例如公平或道德。這種執著通常來自於採取二元見地的習慣,例如善與惡、美與醜、道德與不道德等。個人僵化的自我正義感佔據了所有的空間,以至於容不下對他人的同情心,理智因而喪失。如果能瞭解所有這些見地或價值觀,以及鼓吹它們的人都是和合而且無常的,就能防止暴力。
當你沒有我執,不攀緣自我,就完全沒有理由使用暴力。如果能瞭解到敵人是被他們自己的無明和嗔恨等強大的影響力所控制,知道他們是陷於習氣之中而無法自拔,我們就會比較容易原諒他們令人惱怒的行為。相同的,如果有精神患者侮辱你,你不會有理由生氣。如果我們能夠超越相信二元現象的極端,就能超越暴力之因。
四法印:無法分割的整體
在佛教中,任何建立或強化這四種見地的行為,就是正確的道路。即使狀似儀式性的修行,例如焚香或修持神秘禪定及咒語,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專注於這四種真諦而設計的。
而任何與這四種見地矛盾,包括有些看似慈悲的行為,都不是佛教道路的一部分。甚至空性的禪定如果不符合這四種真諦,都會變為純然否定,中是斷見之道而已。
為了溝通起見,我們可以說這四種見地是佛教的主幹。我們稱之為“真諦”,因為它們是單純的事實。沒有人製造了它們,它們不是佛陀神秘的天啟,也不是佛陀開始教法以後才變成的事實。依照這些原則生活,並非儀式,也非技巧;它們不屬於倫理或道德,也無法被專屬或獨享。在佛教中,沒有所謂“不信神的異端”或“褻瀆上帝者”,因為不存在你必須忠誠的對象,也沒有可以污辱或懷疑的對象。
然而,對不覺知或不相信這四種真諦的人,佛教徒認為他們是無明的。然而無明並非拿來作為道德判定的原因。如果有人不相信人類自己已經登陸月球,或者認為地球是扁平的,科學家只會說他無知,而不會說他褻瀆科學。相同的,如果他不相信這種種真諦,他並非異端。事實上,如果有人能證明這四真諦的邏輯是錯誤的,證明攀緣自我並不痛苦,或有些元素並非無常,那麼佛教徒會很願意去遵從那條道路。因為我們所追尋的是證悟,而證悟意指對真相的了悟。然而,至少到今天,多少世紀以來,未曾出現過任何否定這四個真諦的證明。
如果你忽略這四個真諦,但由於對這個傳統的愛而堅稱你是佛教徒。那麼這是表像的虔敬心。佛教的大師們相信,不論你如何自己貼標籤,除非你對這些真諦有信心,否則還是會繼續活在一個幻相的世界中,卻相信它是堅固而真實的。雖然這種信念能提供短暫的無明喜悅,但是它終究還是會帶來某種形式的焦慮。然後你就得花上所有的時間試圖解決問題,去除焦慮。你需要不斷地解決問題,好像染上毒癮一般。試問,你曾經解決過多少問題,然後看著其它的問題又生起?如果你樂於這種尋求,那麼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但是當你瞭解到問題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那麼,探尋內在真諦的開始就到來了。儘管佛教不能解決世界上所有暫的問題和社會的不公正,然而如果你正好開始探尋,而你正好和悉達多有緣,那麼你可能會接受這四種真諦。果真如此,那麼你就該考慮認真地追隨他。
出離中的豐富
然而,作為悉達多的追隨者,不必要模仿他的每個行為----你不需要趁太太熟睡時出走。很多人認為佛教和拋家棄子,離開工作,隱遁山林是同義字。導致這種禁欲生活形象的部分原因,是因為許多佛教徒都崇敬經典和教法中的苦行僧(Mendicant),就如同天主徒崇敬阿西西的聖方濟(St.Francis of Assisi)一般。我們對佛陀於摩竭陀城中赤足托缽,或密勒日巴在山洞中以尋麻湯維生之形象,會油然生起震撼與感動。一位單純的緬甸比丘托缽接受供養的安詳形象,也會吸引我們的想像。
然而,佛陀還有完全不同類型的追隨者。舉例來說,阿育王步下了鑲嵌珍珠黃金的皇家馬車,誓言將佛教法傳播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跪在地上,手上抓了一把沙,宣告他要興建與手中沙粒一樣多的佛塔。而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因此,一個不管他是國王、商人、娼妓、吸毒者或企業執行長,都可以仍然接受四真諦,因為基本上,我們所珍惜的,並非放棄物質世界的這個實際的出離行動,而是珍惜能瞭解並接受真諦的能力。
我們要瞭解這四種見地,不一定就得拋棄一切;反之,我們對事物的態度開始改變,它們的價值也因而改變。就因為你的財富比某人少,並不表示道德上你就比他清高。事實上,謙卑本身可能是虛偽的一種形式。當我們能瞭解物質世界的無自性和無常,出離就不再是一種自我虐待的形式。它並不是要人們折磨自己,“犧牲”一詞就具備了不同的意義。有這樣的了悟,一切事物的重要性都會和吐在地上的口水差不多。我們對口水不會傷感。失去這種傷感,就是大樂之道,稱為善逝(Suagta)。能瞭解出離為大樂,往昔的印度有其它許多王子、公主及將軍自宮廷生活出離的故事,就不足為怪了。
在印度這樣的國家裡,愛好真理、尊敬追尋真理的人,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甚至在今天,印度社會不但不輕貶出離的行者,反而尊崇他們,如同我們尊敬哈佛或耶魯大學的教授一般。雖然,在企業文化掛帥的今天,這個傳統有些淡化了,但是你還能看到赤身裸體,身上塗滿白灰的苦行僧(Sadhus),放棄了成功的律師事業,成為遊方的行者。當我看到印度社會如何尊敬這些人,而不是把他們當成不光彩的乞丐或瘟疫驅走,我全身都會起雞皮疙瘩。我不禁想起如果他們出現在香港的萬豪酒店,那些迫切想要模仿西方模樣的新貴華人,對這些身塗白灰的苦行僧會作何感想?門房會替他們開門嗎?或者,在洛杉磯Bel Air酒店的客服人員會怎麼反應?這個時代,人們不崇拜真理和尊敬苦行僧,反而崇拜廣告看板,尊崇抽脂減肥。
當你讀到這裡,也許會想,我既大方又好佈施,而且對自己的東西沒有太多貪戀執著。你也許真不是緊守荷包的人,但當你正在佈施時,如果有人把你最心愛的鉛筆拿走,你可能會生氣得想把他的耳朵咬掉。或者如果這時有人說,你就只能給這麼一點嗎?你可能會十分氣餒沮喪。當我們佈施時,常被這個“佈施”的觀念所卡住。我們攀附於其結果----如果不能要個好的來生,至少也要在此生受到表揚,或者也許只是牆上的一面獎牌。你捐出個手鐲,卻大張旗鼓----有儀式-褒揚及感謝;但如果有人搶走你的手鐲,那又另當別論了。你好善佈施,只因為他們曾捐錢給某個博物館,甚至只是給了自己的子女,而希望得到他們終生的忠誠。
道德如果不能伴隨這四種見地,同樣地也可能被扭曲。道德餵養自我,把我們變成清教徒心態,批判和我們道德觀念不同的人。我們執著於自己的道德觀,看不起別人,並且想把我們的觀點強加他人,甚至不惜奪取他們的自由。偉大的印度學者及聖者寂天(Shantideva),是位出離王室的王子,他教導我們,要避免碰上任何一切不善的事物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我們能應用這四見地的任何一項,就能避免一切的不善。如果你認為整個西方世界是被魔鬼盤據或者是不道德的,要征服它,重建它是不可能的,然而若你內在能具備容忍,就等於征服了。你不能整平整片大地,但穿上鞋,就能避免粗糙而不適的表面。
如果我們能在經驗上,而不只是智識上瞭解這四種見地,就能開始化解我們對如幻事物的執著。這種解脫,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而佛教徒尊崇智慧勝於一切。智慧超越道德、慈愛、常識、容忍以及素食主義,它並非人們需要向外尋求的神化靈性。我們要生起智慧,首先要聽聞四見地的教法,而且不只是接受它表面的意思,更要分析並思索。如果你確信這條路能替你清除某些迷惑,帶來某些解脫,那麼你就可以確實將智慧付諸實踐。
有一個很古老的佛教方法,就是上師給弟子一根白骨,然後指示他們去思索其起源。經由這種思維,弟子終將瞭解這根白骨是生之結果,而生是業報之結果,而業報是貪著之結果等。徹底地相信了因緣與業果的邏輯之後,他們就能開始時時刻刻,在各種狀況下運作覺知。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禪定。而能帶給我們這種資訊和瞭解的人,我們尊他們為師,因為雖然他們有深刻的了悟,可以快樂地活在山林之中,可是他們願意留在這裡,為那些還在黑暗之中的人解釋見地。因為這種資訊能幫助我們從各種不必要的打嗝中解脫,我們對解釋者會有自發的感激。因此我們佛教徒對老師致敬。
一旦在智識層面接受了見地,你就可以應用任何能夠加深瞭解和領悟的方法,換句話說,你可以用任何技巧或修行來幫助你,將認為事物是堅實的習慣,轉化為視它們為和合,相互依存並且無常的習慣。這才是真正的佛教禪定和修行,而不只是筆直地坐在那兒像個紙鎮而已。
縱然在智識上我們都知道自己不免一死,但是小若一個隨口的恭維,就能遮蔽這種認知。如果有人說我們的指節看起來優雅,馬上我們就發現自己試圖尋找保養指節的方法。突然間我們認為有東西需要保護,否則會失去。這年頭,我們不斷地被許多必須除去的新東西以及必須擁有的新事物所疲勞轟炸。我們比往昔更需要各種方法來提醒自己,幫助我們習慣這些見地,如果不是剃光頭或隱居山洞的話,可能到了要掛根人骨在汽車後照鏡的地步了。倫理和道德這些方法結合,就會變得很有助益。倫理和道德在佛教中也許次要,但它們的重要性在於能將我們帶近真理。但是,即使有些行為看似善良而正面,如果它會帶我們遠離四真諦的話,悉達多本人會勸誡我們離棄這種物質主義的精神修行。
茶杯與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四真諦好比茶葉,而所有其它用來實踐這些真諦的方法,諸如修行、儀式、傳統以及文化裝飾物,就好比杯子一般。技巧和方法是能見而有形的,但真諦卻不是。我們的挑戰。是在於不要被杯子迷住。人們通常都比較喜歡在安靜的地方在坐墊上打坐,而不願意去思索到底明日還是下一生會來得較早。外在的修行是可見的,因此我們的心很容易將它們貼標籤為屬於佛教的,然而,“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的概念不是有形的,不容易指認。諷刺的是,無常的實證在我們周遭,但對我們而言,卻毫不明顯。
佛教的精義超越文化,但佛法有許多不同文化的人修持,他們用了各自的傳統,像杯子一般,來裝載教法。如果這些文化裝飾物能幫助眾生又不產生壞處,而且如果它們不與四真諦相抵觸,那麼悉達多會鼓勵這種修行。雙手合掌雖然不一定意謂神聖或引請法力,但在許多文化中它是尊敬或問候的動作。
因此,我們在佛教世界中到處看得到祈禱的手----從簡單的雙手合十,乃至五體地的大禮拜這種複雜的姿勢都有。但是如果悉達多遇見某種文化習俗是把女人和女孩都禁錮起來,他會信為這是不善的行為,不是因為這種行為的工具----牢房和鑰匙----本身是醜陋的,而是因為它源自於男性的自私心,他們由於無明而執著於權力,縱容自己的佔有欲嫉妒心和自我保護。這種行為和第二種真諦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好幾個世紀以來,人們製作了許多不同廠牌和風格的杯子。不論背後有多少善意,不論它們多好用,如果我們忘了裡面的茶,杯子就會變成障礙。雖然它們的目的是承載真諦,我們卻專注方法,而非結果。因此大家拿著空杯子走來走去,或者忘了喝茶。佛教文化習俗的儀典和色彩,如果不是令一般人迷醉,至少也會讓我們分心。燒香和點燈饒富異國情調而且容易吸引人,但無常和無我卻非如此。悉達多自己曾說,最好的崇拜方式,就是單純地憶起無常的原理、情緒的痛苦、現象無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
在表象的層次上,佛教可能看起來非常儀式化和宗教性。佛教的一些規矩。諸如藏紅袍子、儀式與法器、焚香與供花,甚至連寺院等都是有形的-----它們可見,也能被拍攝。我們忘記了它們只是方法,不是結果。我們忘記光是做法事或守紀律,如吃素、穿袍子等,並不必然是佛陀的追隨者。但人心喜愛象徵和儀式,因此它們變得幾乎是不可避免,不可或缺。西藏的沙壇城和日本的禪宗庭園是很美麗,它們能啟發我們,甚至可以做為瞭解真諦的工具。但真諦本身,既非美麗,也非不美麗。
雖然我們也許可以不要諸如紅帽、黃帽或黑帽等東西,但有些儀式與規矩卻普通可取。只要你真正是在思維真諦的話,我們不能說躺在吊床上、手拿插有小雨傘的飲料來做禪定是絕對錯的,但是諸如端正坐直等對治方式,事實上有很大的好處。正確的姿勢不只容易做到,而且十分經濟,它不能讓你的情緒不被經常霸佔而令你迷失的快速反應所控制。它給了你一些空間,讓你更清醒。其它制度化的儀式,例如群體儀典和宗教性的階級架構,可能有些益處,但重要的是瞭解它們也曾被往昔的大師們批判嘲諷。我個人認為這些儀典一定就是許多西方人把佛教歸類於膜拜式宗教的原因,雖然我們在四真諦中,找不到一絲一毫有關膜拜的蛛絲馬跡。
現在佛教在西方漸漸盛行,我曾聽說有人將佛教教法改變來配合現代的思考方式。如果有任何東西需要改變,應該是儀式和象徵,而非真諦本身。佛陀曾說他的規矩和方法應該順應時空而適切地改變。但是四真諦不需更新版本或修改;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這樣做。你可以換個杯子,但茶還是純的。歷經二千五百年,從中印度的菩提樹下歷經了四千零七十八萬一千零三十五英尺到紐約的時代廣場,“一切和合現象皆無常”這個概念,仍然適用。你無法扭曲這四項真諦,它完全沒有任何社會或文化的例外。
不像某些宗教,佛教不是規定一個女人應該有多少個丈夫,應該到何處去付稅,或如何懲罰竊賊等的生活指南。事實上,嚴格說起來,佛教甚至連婚禮的儀式都沒有。悉達多教法的目的,不是去說人們想聽的話。他所以教法,是由於有強大的動力,希望眾生能解脫他們對真理的謬見和無盡的誤解。然而,為了要有效地解釋這些真諦,悉達多根據不同聽眾的需要,用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教導。這些不同的教法現在被標示為佛教不同的“宗派”。但所有的宗派的基本見地都是一樣的。
宗教有領袖是正常的。有些宗教,像羅馬天主教,有複雜的階層組織,由具有完全權威的領袖執行決策及判定。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佛教沒有這樣的人物或制度。達賴喇嘛是西藏流亡團體的非宗教領袖,也是全世界許多人的宗教導師,但不見得是所有佛教徒的領袖。在西藏、日本、寮國、中國、韓國、柬埔寨、泰國、越南和西方的各種形式和宗派當中,並沒有一個權威性的單位,有權力來決定誰是或誰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沒有人能宣佈誰應該或不應該受懲罰。這種缺乏中央集權也許會帶來混亂,但也是一種福氣,因為人類的每一種制度的每一種權利泉源,都可能腐敗。
佛陀曾說,你是自己的主宰。當然,如果有具格上師花力氣把真諦教導給你,你是非常幸運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上師應該比佛陀更受尊重,千佛之國可能曾經出現,但對你而言,是這位上師把真理帶到你的門口來。尋找心靈導師完全要靠自己。你有充分的自由去分析他。當你完全確信了上師的真實性之後,接納他、忍受他、欣賞他,就是你修行的一部分了。
尊敬和宗教性的熱誠二者常被混淆。由於不可避免的外相,而且由於某些佛教徒的技巧不足,局外人可能認為我們把佛陀和傳承上師當成神一樣的來崇拜。舉例來說,中國人稱某些上師為“活佛”。這種稱謂是蠻危險的,因為雖然一個人可能借由觀想老師和如佛陀一般而獲得利益,但是熟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學生被虐待狂騙子所矇騙了。
如果你想知道怎樣才能決定一條正確的道路的話,只要記住任何與四真諦不相抵觸的道路,都應該是安全之道。終究而言,並非位階高超的上師在守護佛教,四真諦才是護衛者。
我要一再強調,瞭解真理是佛教最重要的面向。多少世紀以來,學者和思想家們,接受悉達多的邀請,盡心地去分析他的發現。數以千計的典籍對他的話語詳盡地分析和辯論,就是最好的證明。事實上,如果你對佛教有興趣,歡迎你去探掘每一個可疑之處,完全不用擔心被貼上褻瀆者的標籤。無數的智者是先對悉達多的智慧和遠見感到敬佩,然後才生起信心和虔敬心。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曾經有一時,許多王子和大臣,毫不猶豫地拋下宮廷生活,前去追尋真理。
修持祥和
不用說深奧的真理,在這個年代。甚至最實際,最明顯的真理也被忽視。每天我們都聽到人們在談論經濟的狀況,卻不瞭解蕭條和貪婪的關聯。由於貪婪、嫉妒和驕慢,經濟永遠不會強大到保證每個人都能獲得基本生活之所需。我們好似住在森林中的猴子,在吊掛的枝幹上隨處大小便。我們的居所,地球,已經愈來愈污染。
我曾遇到過的一些人,責難昔日的統治者和君王以及古老的宗教,認為這些是所有衝突的根源。但是現代世俗世界並沒有做得更好,反而更糟。現代世界有什麼變得更好呢?科技的主要效應之一,就是更快速地摧毀這世界。有人相信,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系統和每一種維生系統,都在衰落之中。
我們現代人,應該是時候來想想心靈方面的事了。即使我們沒有時間坐在坐墊上,即使我們討厭那些把念珠掛在脖子上的人,即使我們向一般朋友透露自己的宗教傾向會難為情。對我們所經驗的一切事物之無常本性,以及執著於自我所帶來的痛苦結果深切地加以思惟,會帶來和諧安詳----即使不是帶到全世界,至少能帶到自己周遭。
只要你接受並修持這四種真諦,你就是一位“佛教修行者”。你可能為了自娛或頭腦體操,而讀過這四種真諦,但若你不修持的話,就好像病人閱讀藥罐上的標籤卻不服用一樣。另一方面,如果你修行,也沒有必要到處標榜你是佛教徒。事實上,如果對你被邀請去社交場合有幫助的話,隱藏自己佛教徒的身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要記住,作為佛教徒,你具有盡可能不去傷害他人、盡可能幫助他人的義務。這不是大不了的任務,因為如果你真心地接受並思惟這些真諦,所有的這些行為都會自然流露。
同時,很重要的是要瞭解,作為佛教徒,你沒有責任或使命去讓全世界的人都改信佛教。佛教徒和佛教是兩回事,就像民主黨人和民主一樣。我相信許多佛教徒曾經,或正在對自己或他人做可怕的事。但令人鼓舞的是,迄今佛教徒未曾為了改變他人的信仰,而以佛陀之名發動過戰爭,或摧毀其它宗教的寺院。
作為佛教徒,你應該堅守這個原則,佛教徒絕不以佛教之名參與或鼓勵流血。你連隻小蟲都不能殺,更何況人。設若你知道某位佛教徒或團體這麼做,那麼,作為佛教徒,你必須抗議並且譴責他們。如果你保持緘默,你不只是不鼓勵他們,基本上你就和他們一夥。你就不是佛教徒。
後記
我企圖將佛教哲學的核心----四見地,以日常的語言提供社會各行各業的人瞭解。如此一來,我需要在詞彙的選擇上做艱難的決定。我想很重要的是要瞭解,至今對梵文及藏文的佛法詞彙,尚無真正終究共識的英文譯法。在佛教不同的派別中,如上座部、禪宗、密宗等,或甚至在藏傳佛教各派中,都有不同的意義和拼音。一個好的例子是Zag Bcas(音 Zagchey,攘卸),在本書中我們譯成“情緒”,如同在“一切情緒皆苦”之中。這個詞彙的選擇令一些人認為太廣泛而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並非所有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然而,對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這不夠廣泛而不以為然,因為Zagchey比較精確的翻譯包含得很廣。
秋吉寧瑪仁波切(Chokyi Nyima Rinpoche)在他所著作的書《無可摧毀的真理》(Indistructable Truth)中所說,Zagchey一字直接的意義是“與掉落或移轉有關”。他又說:
有一次我請問了天津嘉珍庫努仁波切(Kunu Rinpoche, Tendzin Gyaltsen)有關這個以及其它佛教詞彙的意義。他首先解釋了“人”或Gangzag,這其中包含染汙這個字裡的一個音節。Gang的意思是任何或任一,意指在六道輪回中任何可能投生的世界或地點。而Zagpa指“落”入(漏),或“移轉”至這些地方之一。因此“人”這個字意指“易於流轉者”。他又提到傳統上對此語源字義的討論,因為阿羅漢也稱為“人”,Gangzag。
《佛陀的啟示》(What Buddha Taught)一書作者Walpola Rahula 把第一法印翻譯為“一切有條件的事物皆是苦”。也有人翻譯成“一切染汙或不淨的現象都有三苦之本質”。Rangjung Yeshe 字典給了一個類似的解釋“一切會衰壞的皆是苦”。
我們還是可以爭論所有這些解釋都有太廣泛或都不夠廣泛。要認真的瞭解許多這些詞彙,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及解釋。基本上,任何受制於相互依存者就沒有自主性,它不以完全自我控制,而這種依賴性就製造了不確定性,而這也就是佛教徒定義痛苦主要的元素之一。因此用英文的痛苦(Suffering)這個字需要很多解釋。
然而我還是決定用“一切情緒皆苦”,目的是希望不要讓讀者向外找尋他們痛苦的原因。它是更個人化的----是我們的心和情緒。
另外,讀者需注意的是,在本書中所闡述的四法印是相當大乘傾向的。聲聞傳統如上座部,可能沒有這四法印。他們可能只有三法印。他們的三個就是在這兒的四個。因為這本書是做為一般性解釋之用,因此我決定說少不如說多,說一點不如說全部,然後以後就不需要再說了。
感謝
談到和合現象,我想告訴大家不需要到其它地方去找好的例子。這本書就是和合現象完美的例子。雖然書中舉的例子有些可能比較現代,但是論述及推理的基本邏輯和前提都是曾經教導過的。我決定不羞恥地去抄襲佛陀及許多過往的追隨者,特別是偉大的蓮花生大士、龍清巴、密勒日巴、岡波巴、薩迦班智達、吉美林巴尊者以及巴楚仁波切等人的原創想法及教法。如果有人讀了此書而感受到一點啟發,就應該花點力氣去瞭解這些上師的教法。我必須在此說明,如果有任何重大的錯誤,無論是文字上的或意義上的,完全都是我的責任。然而雖然我非常歡迎批評,但我想那只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這本書至少還有可讀性,要歸功於Noa Jones。她不只擔任編輯的工作,還自願當做一名新來的佛教哲學實驗老鼠。因此,我對她極度的讚賞與感激。同時我也要感謝 Jessie Wood對標點符號如鷹般的眼光。我也要感謝我所有的朋友----青少年、學者、啤酒業者以及思想家們;他們極具挑戰的論點,幫忙塑造了這本書。這本書在曾經是美妙的印度王國的巴厘島鳥布村中,一個非常怪異的咖啡館中發想,成型於溫哥華充滿松林霧氣的黛西湖畔,而完稿於喜馬拉雅山中。
願它帶來某些好奇心。
宗薩蔣楊欽哲仁波切
這年頭,常會見到有人混雜各種宗教來調適於自己之所求。試圖作為不分教派者,他們嘗試從佛教的觀點來解釋基督教的概念,或尋找佛教與蘇非教、或禪宗與商業的相似之處。當然,人們總可以在任何兩個存在的東西之間至少找到細微的雷同----但我不覺得這種比較是有必要的。雖然所有的宗教都是起始於某種博愛的目標,通常是為了去除痛苦,但是它們之間都有基本的不同。它們都像藥力,是為減少痛苦而設計的;但如同藥方,它們也依病人或病症而有所不同。如果你被毒葛刺傷,那麼菱鋅藥膏是恰當的療方。但是如果你患的是血癌,你不會試圖找出菱鋅藥膏和化療的相似性,然後用這藥膏來治療血癌就因為它比較方便。相同的道理,混雜宗教是沒有必要的。
在本書中,我嘗試提供大家一瞥佛教見地的要義。在所有的宗教中,見地是修行的基礎,因為見地決定我們的動機與行為。俗諺“勿以貌取人”是真切的。我們無法僅憑外貌來判斷我們的鄰居。明顯的,我們了無法僅以表象,來判斷像宗教這麼個人化的東西。我們甚至無法以各個宗教所宣導的行為、倫理、道德或規範來判斷它們。
見地是最終的參考點
見地,是任何宗教的核心。在跨越宗教(interfaith)的會議場上,我們可能不得不以外交辭令同意所有的宗教基本上都一樣。但事實上,它們有非常不同的見地,而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判斷哪一個見地比較好。只有你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以你的心智慧力、喜好、感覺及背景,才能選擇最適合你的見地。如同豐盛的自助餐,各種不同的菜式提供了每個各自之所需。舉例來說,奢那教(Jain)中,非暴力(ahimsa)的訊息如此美好,令人不解的是為何這個偉大的宗教不像其它宗教一樣盛行。而基督教的愛與救贖,則帶給了百千萬個心靈安詳與和諧。
局外人可能會以地這些宗教的外相覺得陌生而不合邏輯。許多人對於缺乏明顯理性的古老宗教和迷信感到憂慮,這是可以理解的。舉例而言,許多人對佛教比丘的藏紅袍子和光頭都無法理解,因為這和科學、經濟或現代化的生活毫無關聯。我不禁懷疑如果將持有這種看法的人,送到西藏寺院中,面對著憤怒尊者和赤身女性相擁的壁畫時,他們會怎麼想。也許他們會以為看到印度愛經(Karma Sutta)中的性愛畫面,或更糟的,以為見到了墮落和邪魔崇拜的鐵證了。
看到奢那教修行者裸體行走,或印度教徒膜拜似牛或猴的神祗時,局外人可能會感到震驚。有些人很難理解,為何回教徒以禁止偶像崇拜的深奧哲學,作為摧毀其它宗教聖物的合理化藉口,而在回教最神聖的地點,麥加的卡阿巴(Ka’aba),每年卻有數以百萬計的朝聖教徒絡繹不絕前來瞻仰神聖黑石(Hajael Asward)。對那些不瞭解基督教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何基督徒不選擇耶穌在光輝時期的故事,而是被釘在十字架上最幽暗而令人感傷的章節。他們可能很難去瞭解,那中央聖像,那十字架,都讓這位救世主看起來非常無助。然而這些都只是外相。以外相來評估或判斷一條道路或宗教,不僅不智,更可能導致偏見。
我們也不能以嚴格的行為規範來定義一個宗教。嚴守規矩並不能造就出一位好人。據說希特勒就是素食者,並且非常重視自己的儀容。然而紀律和優雅的外貌本身並不是神聖的。一些嚴守紀律而且衣裝整潔的蓋世太保軍官,執行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謀殺。而且歸根究底,由誰來決定什麼是“好”的?在一個宗教裡的善,可能是另一個宗教裡的惡或無關緊要的。比如錫克教男士從不剪髮或剔鬚,但東西方傳統的出家人通常都剃光頭,清教徒則可以隨意處置他們的頭髮。每個宗教對於它們的象徵和修持都有深刻的解釋----為何不吃豬肉、不吃蝦、為何必須剃頭或不准剃頭。然而在這些無盡的可與不可之間,每個宗教必定有個基本的見地:而見地才是最為重要的。
如同所有的其它宗教,佛教也有一些行為規範,但對佛教徒而言,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法國政府突然決定禁止佛教徒在香榭大道上穿著藏紅色袍子,佛教徒應該不會有異議。事實上,如果在公眾場合不穿藏紅色袍子能增進祥和與寧靜,佛教徒應該會樂於遵從,因為祥和與寧靜接近佛教的核心。
決定行為是否恰當,最終的參考點是見地。評估行為,要看它和自己的見地是否相配。如果你居住在加州的威尼斯海灘,而你具有苗條是美好的見地,你的動機是想減肥,也一直在沙灘上禪思這樣會有多好,你的行為可能就是避免米飯和甜甜圈、吃青菜沙拉,外加每週運動五天。但假如你是住在東京的相撲選手,你的見地是超級肥胖是美好的,你的動機是要增加體重,而你一再地沉思不要當一個瘦小的相撲選手。你的行為就會是儘量吃米飯和甜甜圈。在此吃甜甜圈到底是好是壞,全賴你的見地而定。同樣的,我們可能會誤以為某些人不吃肉是心懷慈悲,但實際上他們的見地可能只是認為肉類不好,會增加膽固醇而已。
最終,不充分瞭解他人的見地,就不能判斷他人的行為。
佛教的一切方法都可以用四法印來解釋----一切和合現象皆無常,一切情緒皆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佛教經典所提倡的每一言行,都是基於前面所討論過的這四個見地或四個真諦。
在大乘經典中,佛陀規勸弟子們不要吃肉。不僅因為帶給另一眾生直接的傷害是不善的,吃肉的行為也不符合四法印。當你吃肉時,在某個程度上你是為了生存----維持自己的生命。這人生存的欲求和你想要恆常有關,為了活得長久因而消耗另一眾生的生命。如果放一個動物到你的嘴裡能延長你的壽命,那麼,從一個自私的觀點來看,可能還有理由這麼做。然而事實上,不論塞多少屍體到你的嘴裡,你還是不免一死,甚至也許會更早。
也許有些人吃肉是為了資產階段的原因----品嚐魚子醬。因為它奢華;食用虎鞭,為了增加性能力;服用燕窩,藉以保持青春的皮膚。沒有比這些更自私的行為了----就為了自己的虛榮,另一個生命因而結束。在相反的狀況下,我們人類甚至不能忍受被蚊子叮上一口,更不必想像自己被關在擁擠的牢籠裡,嘴喙被切除,與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們一起等待被宰殺,或被養肥作為人肉漢堡。
這種攀緣於自我是無明;而我們已經談過,無明帶來痛苦。以吃肉為例子,他人也因而受到痛苦。由於這個原因,在大乘經典中有一種修行,是將自己設身於這些動物的境地,出於慈悲心而戒食肉。當佛陀禁止食肉,是將自己設身於這些動物的境地,出於慈悲心而戒食肉。當佛陀禁止食肉,他意指所有的肉類,他並沒有因為情感因素而單指牛肉,或指豬肉因為它不乾淨,他也未曾說因為魚沒有靈魂,所以吃魚沒關係。
四法印的美妙邏輯
另一個例子,大家來想佈施。當我們開始瞭解第一個真諦,就會視一切事物為短暫而無價值,把它們看成像救世主軍捐獻袋裡的東西一般。我們並不一定要將一切都給光,但我們對它們不會有執著,當我們瞭解所有的財物就是無常的和合現象,無法永遠緊握不放,佈施實際上就已經實現了。
瞭解第二個見地,我們可以發覺自我這個吝嗇者是主要的罪人,它除了給我們窮困的感覺之外,一無是處。因此不攀緣於自我,我們找不到原因來執著財富,因而再也不會有吝嗇的痛苦。佈施成為一種愉悅的行為。
瞭解了第三個見地,我們瞭解攀緣只是徒勞,因為不論我們攀緣什麼,它們都不具真實存在的本性。它好比是在夢中,將億萬元在街上送給陌生人。由於那是夢中錢財,所以你可以大方地施捨,而且你還可以獲得這種經驗的樂趣。根據這三種見地的佈施,一定會讓我們瞭解到這是無目標的。它不是要用忍受犧牲來換取認同,或保證得到一個更好的來生。
沒有價碼、期待或附帶條件的佈施,讓我們得以一窺第四個見地----解脫是超越概念的這個真理。
如果我們將佈施等善行的圓滿與否,以犧牲標準來衡量的話----譬如說除去了多少貧困----那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圓滿。光是資助一座在柬埔寨的孤兒院,都可能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窮困是無盡的,窮人的欲求也是無盡的。甚至富人的欲求都是無止境的。事實上,人類的欲望永遠不可能完全滿足。但是根據悉達多,佈施應該以佈施者對佈施物,以及佈施者對佈施者自己,這兩方面的執著程度來評量。一旦你瞭解自我以及所有的財富都是無常而不具真實本性,就不會有執著,而那就是最圓滿的佈施。因此,佛經中鼓勵的第一種行為,就是修持佈施。首先你以不昂貴的東西方,諸如水、花等開始,引入佈施的習慣,然後漸漸進展到(意念上)供養我們的家庭、住宅,甚至整個宇宙。這種佈施可能看起來非常宗教化或儀式化,但它的要義是消除我們對恆常的概念。
深入瞭解業報,清淨和非暴力
業這個概念,無可否認地是佛教的商標,它也包含在這四個真諦之中。當因緣和合而且沒有障礙時,結果就會出現。結果就是業。業是由意識(心、或自我)所集合而成的。如果這個自我因貪愛或嗔恨而行動,就會產一惡業。如果念頭或行為的動機是基於慈愛、忍耐和希望他人快樂的原因,就會產生善業。然而,動機、行為和業果本質上皆是如夢如幻的。超越業報,不論是善是惡,就是涅槃。任何不是根基於這四種見地的所謂善行,都只是正義(Righteousness)而已,它不是悉達多的究竟之道。即使你能餵飽全世界所有饑餓的眾生,但是如果你全無這四種見地,那麼它只是一個善行,而非通往證悟之道。事實上,它可能會是一個設計用來豢養和支撐自我的正義之行。
由於這四種真諦,佛教徒可以經由懺悔而修持淨化。如果有人覺得自己脆弱或有罪而氣餒,認為罪惡一直阻礙著他的證悟,那麼他可以寬心。瞭解罪惡是和合的。因此它必定是無常而可淨化的。在另一方面,如果有覺得能力或功德不足,他也可以寬心。知道功德可能經行善而累積,功德不足是無常的,因此也可以改變。
佛教徒實踐非暴力,並非只是微笑退縮或溫馴體貼而已。暴力的基本原因來自於執著極端的想法,例如公平或道德。這種執著通常來自於採取二元見地的習慣,例如善與惡、美與醜、道德與不道德等。個人僵化的自我正義感佔據了所有的空間,以至於容不下對他人的同情心,理智因而喪失。如果能瞭解所有這些見地或價值觀,以及鼓吹它們的人都是和合而且無常的,就能防止暴力。
當你沒有我執,不攀緣自我,就完全沒有理由使用暴力。如果能瞭解到敵人是被他們自己的無明和嗔恨等強大的影響力所控制,知道他們是陷於習氣之中而無法自拔,我們就會比較容易原諒他們令人惱怒的行為。相同的,如果有精神患者侮辱你,你不會有理由生氣。如果我們能夠超越相信二元現象的極端,就能超越暴力之因。
四法印:無法分割的整體
在佛教中,任何建立或強化這四種見地的行為,就是正確的道路。即使狀似儀式性的修行,例如焚香或修持神秘禪定及咒語,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專注於這四種真諦而設計的。
而任何與這四種見地矛盾,包括有些看似慈悲的行為,都不是佛教道路的一部分。甚至空性的禪定如果不符合這四種真諦,都會變為純然否定,中是斷見之道而已。
為了溝通起見,我們可以說這四種見地是佛教的主幹。我們稱之為“真諦”,因為它們是單純的事實。沒有人製造了它們,它們不是佛陀神秘的天啟,也不是佛陀開始教法以後才變成的事實。依照這些原則生活,並非儀式,也非技巧;它們不屬於倫理或道德,也無法被專屬或獨享。在佛教中,沒有所謂“不信神的異端”或“褻瀆上帝者”,因為不存在你必須忠誠的對象,也沒有可以污辱或懷疑的對象。
然而,對不覺知或不相信這四種真諦的人,佛教徒認為他們是無明的。然而無明並非拿來作為道德判定的原因。如果有人不相信人類自己已經登陸月球,或者認為地球是扁平的,科學家只會說他無知,而不會說他褻瀆科學。相同的,如果他不相信這種種真諦,他並非異端。事實上,如果有人能證明這四真諦的邏輯是錯誤的,證明攀緣自我並不痛苦,或有些元素並非無常,那麼佛教徒會很願意去遵從那條道路。因為我們所追尋的是證悟,而證悟意指對真相的了悟。然而,至少到今天,多少世紀以來,未曾出現過任何否定這四個真諦的證明。
如果你忽略這四個真諦,但由於對這個傳統的愛而堅稱你是佛教徒。那麼這是表像的虔敬心。佛教的大師們相信,不論你如何自己貼標籤,除非你對這些真諦有信心,否則還是會繼續活在一個幻相的世界中,卻相信它是堅固而真實的。雖然這種信念能提供短暫的無明喜悅,但是它終究還是會帶來某種形式的焦慮。然後你就得花上所有的時間試圖解決問題,去除焦慮。你需要不斷地解決問題,好像染上毒癮一般。試問,你曾經解決過多少問題,然後看著其它的問題又生起?如果你樂於這種尋求,那麼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但是當你瞭解到問題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那麼,探尋內在真諦的開始就到來了。儘管佛教不能解決世界上所有暫的問題和社會的不公正,然而如果你正好開始探尋,而你正好和悉達多有緣,那麼你可能會接受這四種真諦。果真如此,那麼你就該考慮認真地追隨他。
出離中的豐富
然而,作為悉達多的追隨者,不必要模仿他的每個行為----你不需要趁太太熟睡時出走。很多人認為佛教和拋家棄子,離開工作,隱遁山林是同義字。導致這種禁欲生活形象的部分原因,是因為許多佛教徒都崇敬經典和教法中的苦行僧(Mendicant),就如同天主徒崇敬阿西西的聖方濟(St.Francis of Assisi)一般。我們對佛陀於摩竭陀城中赤足托缽,或密勒日巴在山洞中以尋麻湯維生之形象,會油然生起震撼與感動。一位單純的緬甸比丘托缽接受供養的安詳形象,也會吸引我們的想像。
然而,佛陀還有完全不同類型的追隨者。舉例來說,阿育王步下了鑲嵌珍珠黃金的皇家馬車,誓言將佛教法傳播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跪在地上,手上抓了一把沙,宣告他要興建與手中沙粒一樣多的佛塔。而事實上他也做到了。因此,一個不管他是國王、商人、娼妓、吸毒者或企業執行長,都可以仍然接受四真諦,因為基本上,我們所珍惜的,並非放棄物質世界的這個實際的出離行動,而是珍惜能瞭解並接受真諦的能力。
我們要瞭解這四種見地,不一定就得拋棄一切;反之,我們對事物的態度開始改變,它們的價值也因而改變。就因為你的財富比某人少,並不表示道德上你就比他清高。事實上,謙卑本身可能是虛偽的一種形式。當我們能瞭解物質世界的無自性和無常,出離就不再是一種自我虐待的形式。它並不是要人們折磨自己,“犧牲”一詞就具備了不同的意義。有這樣的了悟,一切事物的重要性都會和吐在地上的口水差不多。我們對口水不會傷感。失去這種傷感,就是大樂之道,稱為善逝(Suagta)。能瞭解出離為大樂,往昔的印度有其它許多王子、公主及將軍自宮廷生活出離的故事,就不足為怪了。
在印度這樣的國家裡,愛好真理、尊敬追尋真理的人,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甚至在今天,印度社會不但不輕貶出離的行者,反而尊崇他們,如同我們尊敬哈佛或耶魯大學的教授一般。雖然,在企業文化掛帥的今天,這個傳統有些淡化了,但是你還能看到赤身裸體,身上塗滿白灰的苦行僧(Sadhus),放棄了成功的律師事業,成為遊方的行者。當我看到印度社會如何尊敬這些人,而不是把他們當成不光彩的乞丐或瘟疫驅走,我全身都會起雞皮疙瘩。我不禁想起如果他們出現在香港的萬豪酒店,那些迫切想要模仿西方模樣的新貴華人,對這些身塗白灰的苦行僧會作何感想?門房會替他們開門嗎?或者,在洛杉磯Bel Air酒店的客服人員會怎麼反應?這個時代,人們不崇拜真理和尊敬苦行僧,反而崇拜廣告看板,尊崇抽脂減肥。
當你讀到這裡,也許會想,我既大方又好佈施,而且對自己的東西沒有太多貪戀執著。你也許真不是緊守荷包的人,但當你正在佈施時,如果有人把你最心愛的鉛筆拿走,你可能會生氣得想把他的耳朵咬掉。或者如果這時有人說,你就只能給這麼一點嗎?你可能會十分氣餒沮喪。當我們佈施時,常被這個“佈施”的觀念所卡住。我們攀附於其結果----如果不能要個好的來生,至少也要在此生受到表揚,或者也許只是牆上的一面獎牌。你捐出個手鐲,卻大張旗鼓----有儀式-褒揚及感謝;但如果有人搶走你的手鐲,那又另當別論了。你好善佈施,只因為他們曾捐錢給某個博物館,甚至只是給了自己的子女,而希望得到他們終生的忠誠。
道德如果不能伴隨這四種見地,同樣地也可能被扭曲。道德餵養自我,把我們變成清教徒心態,批判和我們道德觀念不同的人。我們執著於自己的道德觀,看不起別人,並且想把我們的觀點強加他人,甚至不惜奪取他們的自由。偉大的印度學者及聖者寂天(Shantideva),是位出離王室的王子,他教導我們,要避免碰上任何一切不善的事物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我們能應用這四見地的任何一項,就能避免一切的不善。如果你認為整個西方世界是被魔鬼盤據或者是不道德的,要征服它,重建它是不可能的,然而若你內在能具備容忍,就等於征服了。你不能整平整片大地,但穿上鞋,就能避免粗糙而不適的表面。
如果我們能在經驗上,而不只是智識上瞭解這四種見地,就能開始化解我們對如幻事物的執著。這種解脫,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而佛教徒尊崇智慧勝於一切。智慧超越道德、慈愛、常識、容忍以及素食主義,它並非人們需要向外尋求的神化靈性。我們要生起智慧,首先要聽聞四見地的教法,而且不只是接受它表面的意思,更要分析並思索。如果你確信這條路能替你清除某些迷惑,帶來某些解脫,那麼你就可以確實將智慧付諸實踐。
有一個很古老的佛教方法,就是上師給弟子一根白骨,然後指示他們去思索其起源。經由這種思維,弟子終將瞭解這根白骨是生之結果,而生是業報之結果,而業報是貪著之結果等。徹底地相信了因緣與業果的邏輯之後,他們就能開始時時刻刻,在各種狀況下運作覺知。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禪定。而能帶給我們這種資訊和瞭解的人,我們尊他們為師,因為雖然他們有深刻的了悟,可以快樂地活在山林之中,可是他們願意留在這裡,為那些還在黑暗之中的人解釋見地。因為這種資訊能幫助我們從各種不必要的打嗝中解脫,我們對解釋者會有自發的感激。因此我們佛教徒對老師致敬。
一旦在智識層面接受了見地,你就可以應用任何能夠加深瞭解和領悟的方法,換句話說,你可以用任何技巧或修行來幫助你,將認為事物是堅實的習慣,轉化為視它們為和合,相互依存並且無常的習慣。這才是真正的佛教禪定和修行,而不只是筆直地坐在那兒像個紙鎮而已。
縱然在智識上我們都知道自己不免一死,但是小若一個隨口的恭維,就能遮蔽這種認知。如果有人說我們的指節看起來優雅,馬上我們就發現自己試圖尋找保養指節的方法。突然間我們認為有東西需要保護,否則會失去。這年頭,我們不斷地被許多必須除去的新東西以及必須擁有的新事物所疲勞轟炸。我們比往昔更需要各種方法來提醒自己,幫助我們習慣這些見地,如果不是剃光頭或隱居山洞的話,可能到了要掛根人骨在汽車後照鏡的地步了。倫理和道德這些方法結合,就會變得很有助益。倫理和道德在佛教中也許次要,但它們的重要性在於能將我們帶近真理。但是,即使有些行為看似善良而正面,如果它會帶我們遠離四真諦的話,悉達多本人會勸誡我們離棄這種物質主義的精神修行。
茶杯與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四真諦好比茶葉,而所有其它用來實踐這些真諦的方法,諸如修行、儀式、傳統以及文化裝飾物,就好比杯子一般。技巧和方法是能見而有形的,但真諦卻不是。我們的挑戰。是在於不要被杯子迷住。人們通常都比較喜歡在安靜的地方在坐墊上打坐,而不願意去思索到底明日還是下一生會來得較早。外在的修行是可見的,因此我們的心很容易將它們貼標籤為屬於佛教的,然而,“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的概念不是有形的,不容易指認。諷刺的是,無常的實證在我們周遭,但對我們而言,卻毫不明顯。
佛教的精義超越文化,但佛法有許多不同文化的人修持,他們用了各自的傳統,像杯子一般,來裝載教法。如果這些文化裝飾物能幫助眾生又不產生壞處,而且如果它們不與四真諦相抵觸,那麼悉達多會鼓勵這種修行。雙手合掌雖然不一定意謂神聖或引請法力,但在許多文化中它是尊敬或問候的動作。
因此,我們在佛教世界中到處看得到祈禱的手----從簡單的雙手合十,乃至五體地的大禮拜這種複雜的姿勢都有。但是如果悉達多遇見某種文化習俗是把女人和女孩都禁錮起來,他會信為這是不善的行為,不是因為這種行為的工具----牢房和鑰匙----本身是醜陋的,而是因為它源自於男性的自私心,他們由於無明而執著於權力,縱容自己的佔有欲嫉妒心和自我保護。這種行為和第二種真諦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好幾個世紀以來,人們製作了許多不同廠牌和風格的杯子。不論背後有多少善意,不論它們多好用,如果我們忘了裡面的茶,杯子就會變成障礙。雖然它們的目的是承載真諦,我們卻專注方法,而非結果。因此大家拿著空杯子走來走去,或者忘了喝茶。佛教文化習俗的儀典和色彩,如果不是令一般人迷醉,至少也會讓我們分心。燒香和點燈饒富異國情調而且容易吸引人,但無常和無我卻非如此。悉達多自己曾說,最好的崇拜方式,就是單純地憶起無常的原理、情緒的痛苦、現象無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
在表象的層次上,佛教可能看起來非常儀式化和宗教性。佛教的一些規矩。諸如藏紅袍子、儀式與法器、焚香與供花,甚至連寺院等都是有形的-----它們可見,也能被拍攝。我們忘記了它們只是方法,不是結果。我們忘記光是做法事或守紀律,如吃素、穿袍子等,並不必然是佛陀的追隨者。但人心喜愛象徵和儀式,因此它們變得幾乎是不可避免,不可或缺。西藏的沙壇城和日本的禪宗庭園是很美麗,它們能啟發我們,甚至可以做為瞭解真諦的工具。但真諦本身,既非美麗,也非不美麗。
雖然我們也許可以不要諸如紅帽、黃帽或黑帽等東西,但有些儀式與規矩卻普通可取。只要你真正是在思維真諦的話,我們不能說躺在吊床上、手拿插有小雨傘的飲料來做禪定是絕對錯的,但是諸如端正坐直等對治方式,事實上有很大的好處。正確的姿勢不只容易做到,而且十分經濟,它不能讓你的情緒不被經常霸佔而令你迷失的快速反應所控制。它給了你一些空間,讓你更清醒。其它制度化的儀式,例如群體儀典和宗教性的階級架構,可能有些益處,但重要的是瞭解它們也曾被往昔的大師們批判嘲諷。我個人認為這些儀典一定就是許多西方人把佛教歸類於膜拜式宗教的原因,雖然我們在四真諦中,找不到一絲一毫有關膜拜的蛛絲馬跡。
現在佛教在西方漸漸盛行,我曾聽說有人將佛教教法改變來配合現代的思考方式。如果有任何東西需要改變,應該是儀式和象徵,而非真諦本身。佛陀曾說他的規矩和方法應該順應時空而適切地改變。但是四真諦不需更新版本或修改;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這樣做。你可以換個杯子,但茶還是純的。歷經二千五百年,從中印度的菩提樹下歷經了四千零七十八萬一千零三十五英尺到紐約的時代廣場,“一切和合現象皆無常”這個概念,仍然適用。你無法扭曲這四項真諦,它完全沒有任何社會或文化的例外。
不像某些宗教,佛教不是規定一個女人應該有多少個丈夫,應該到何處去付稅,或如何懲罰竊賊等的生活指南。事實上,嚴格說起來,佛教甚至連婚禮的儀式都沒有。悉達多教法的目的,不是去說人們想聽的話。他所以教法,是由於有強大的動力,希望眾生能解脫他們對真理的謬見和無盡的誤解。然而,為了要有效地解釋這些真諦,悉達多根據不同聽眾的需要,用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教導。這些不同的教法現在被標示為佛教不同的“宗派”。但所有的宗派的基本見地都是一樣的。
宗教有領袖是正常的。有些宗教,像羅馬天主教,有複雜的階層組織,由具有完全權威的領袖執行決策及判定。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佛教沒有這樣的人物或制度。達賴喇嘛是西藏流亡團體的非宗教領袖,也是全世界許多人的宗教導師,但不見得是所有佛教徒的領袖。在西藏、日本、寮國、中國、韓國、柬埔寨、泰國、越南和西方的各種形式和宗派當中,並沒有一個權威性的單位,有權力來決定誰是或誰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沒有人能宣佈誰應該或不應該受懲罰。這種缺乏中央集權也許會帶來混亂,但也是一種福氣,因為人類的每一種制度的每一種權利泉源,都可能腐敗。
佛陀曾說,你是自己的主宰。當然,如果有具格上師花力氣把真諦教導給你,你是非常幸運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上師應該比佛陀更受尊重,千佛之國可能曾經出現,但對你而言,是這位上師把真理帶到你的門口來。尋找心靈導師完全要靠自己。你有充分的自由去分析他。當你完全確信了上師的真實性之後,接納他、忍受他、欣賞他,就是你修行的一部分了。
尊敬和宗教性的熱誠二者常被混淆。由於不可避免的外相,而且由於某些佛教徒的技巧不足,局外人可能認為我們把佛陀和傳承上師當成神一樣的來崇拜。舉例來說,中國人稱某些上師為“活佛”。這種稱謂是蠻危險的,因為雖然一個人可能借由觀想老師和如佛陀一般而獲得利益,但是熟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學生被虐待狂騙子所矇騙了。
如果你想知道怎樣才能決定一條正確的道路的話,只要記住任何與四真諦不相抵觸的道路,都應該是安全之道。終究而言,並非位階高超的上師在守護佛教,四真諦才是護衛者。
我要一再強調,瞭解真理是佛教最重要的面向。多少世紀以來,學者和思想家們,接受悉達多的邀請,盡心地去分析他的發現。數以千計的典籍對他的話語詳盡地分析和辯論,就是最好的證明。事實上,如果你對佛教有興趣,歡迎你去探掘每一個可疑之處,完全不用擔心被貼上褻瀆者的標籤。無數的智者是先對悉達多的智慧和遠見感到敬佩,然後才生起信心和虔敬心。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曾經有一時,許多王子和大臣,毫不猶豫地拋下宮廷生活,前去追尋真理。
修持祥和
不用說深奧的真理,在這個年代。甚至最實際,最明顯的真理也被忽視。每天我們都聽到人們在談論經濟的狀況,卻不瞭解蕭條和貪婪的關聯。由於貪婪、嫉妒和驕慢,經濟永遠不會強大到保證每個人都能獲得基本生活之所需。我們好似住在森林中的猴子,在吊掛的枝幹上隨處大小便。我們的居所,地球,已經愈來愈污染。
我曾遇到過的一些人,責難昔日的統治者和君王以及古老的宗教,認為這些是所有衝突的根源。但是現代世俗世界並沒有做得更好,反而更糟。現代世界有什麼變得更好呢?科技的主要效應之一,就是更快速地摧毀這世界。有人相信,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系統和每一種維生系統,都在衰落之中。
我們現代人,應該是時候來想想心靈方面的事了。即使我們沒有時間坐在坐墊上,即使我們討厭那些把念珠掛在脖子上的人,即使我們向一般朋友透露自己的宗教傾向會難為情。對我們所經驗的一切事物之無常本性,以及執著於自我所帶來的痛苦結果深切地加以思惟,會帶來和諧安詳----即使不是帶到全世界,至少能帶到自己周遭。
只要你接受並修持這四種真諦,你就是一位“佛教修行者”。你可能為了自娛或頭腦體操,而讀過這四種真諦,但若你不修持的話,就好像病人閱讀藥罐上的標籤卻不服用一樣。另一方面,如果你修行,也沒有必要到處標榜你是佛教徒。事實上,如果對你被邀請去社交場合有幫助的話,隱藏自己佛教徒的身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要記住,作為佛教徒,你具有盡可能不去傷害他人、盡可能幫助他人的義務。這不是大不了的任務,因為如果你真心地接受並思惟這些真諦,所有的這些行為都會自然流露。
同時,很重要的是要瞭解,作為佛教徒,你沒有責任或使命去讓全世界的人都改信佛教。佛教徒和佛教是兩回事,就像民主黨人和民主一樣。我相信許多佛教徒曾經,或正在對自己或他人做可怕的事。但令人鼓舞的是,迄今佛教徒未曾為了改變他人的信仰,而以佛陀之名發動過戰爭,或摧毀其它宗教的寺院。
作為佛教徒,你應該堅守這個原則,佛教徒絕不以佛教之名參與或鼓勵流血。你連隻小蟲都不能殺,更何況人。設若你知道某位佛教徒或團體這麼做,那麼,作為佛教徒,你必須抗議並且譴責他們。如果你保持緘默,你不只是不鼓勵他們,基本上你就和他們一夥。你就不是佛教徒。
後記
我企圖將佛教哲學的核心----四見地,以日常的語言提供社會各行各業的人瞭解。如此一來,我需要在詞彙的選擇上做艱難的決定。我想很重要的是要瞭解,至今對梵文及藏文的佛法詞彙,尚無真正終究共識的英文譯法。在佛教不同的派別中,如上座部、禪宗、密宗等,或甚至在藏傳佛教各派中,都有不同的意義和拼音。一個好的例子是Zag Bcas(音 Zagchey,攘卸),在本書中我們譯成“情緒”,如同在“一切情緒皆苦”之中。這個詞彙的選擇令一些人認為太廣泛而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並非所有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然而,對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這不夠廣泛而不以為然,因為Zagchey比較精確的翻譯包含得很廣。
秋吉寧瑪仁波切(Chokyi Nyima Rinpoche)在他所著作的書《無可摧毀的真理》(Indistructable Truth)中所說,Zagchey一字直接的意義是“與掉落或移轉有關”。他又說:
有一次我請問了天津嘉珍庫努仁波切(Kunu Rinpoche, Tendzin Gyaltsen)有關這個以及其它佛教詞彙的意義。他首先解釋了“人”或Gangzag,這其中包含染汙這個字裡的一個音節。Gang的意思是任何或任一,意指在六道輪回中任何可能投生的世界或地點。而Zagpa指“落”入(漏),或“移轉”至這些地方之一。因此“人”這個字意指“易於流轉者”。他又提到傳統上對此語源字義的討論,因為阿羅漢也稱為“人”,Gangzag。
《佛陀的啟示》(What Buddha Taught)一書作者Walpola Rahula 把第一法印翻譯為“一切有條件的事物皆是苦”。也有人翻譯成“一切染汙或不淨的現象都有三苦之本質”。Rangjung Yeshe 字典給了一個類似的解釋“一切會衰壞的皆是苦”。
我們還是可以爭論所有這些解釋都有太廣泛或都不夠廣泛。要認真的瞭解許多這些詞彙,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及解釋。基本上,任何受制於相互依存者就沒有自主性,它不以完全自我控制,而這種依賴性就製造了不確定性,而這也就是佛教徒定義痛苦主要的元素之一。因此用英文的痛苦(Suffering)這個字需要很多解釋。
然而我還是決定用“一切情緒皆苦”,目的是希望不要讓讀者向外找尋他們痛苦的原因。它是更個人化的----是我們的心和情緒。
另外,讀者需注意的是,在本書中所闡述的四法印是相當大乘傾向的。聲聞傳統如上座部,可能沒有這四法印。他們可能只有三法印。他們的三個就是在這兒的四個。因為這本書是做為一般性解釋之用,因此我決定說少不如說多,說一點不如說全部,然後以後就不需要再說了。
感謝
談到和合現象,我想告訴大家不需要到其它地方去找好的例子。這本書就是和合現象完美的例子。雖然書中舉的例子有些可能比較現代,但是論述及推理的基本邏輯和前提都是曾經教導過的。我決定不羞恥地去抄襲佛陀及許多過往的追隨者,特別是偉大的蓮花生大士、龍清巴、密勒日巴、岡波巴、薩迦班智達、吉美林巴尊者以及巴楚仁波切等人的原創想法及教法。如果有人讀了此書而感受到一點啟發,就應該花點力氣去瞭解這些上師的教法。我必須在此說明,如果有任何重大的錯誤,無論是文字上的或意義上的,完全都是我的責任。然而雖然我非常歡迎批評,但我想那只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這本書至少還有可讀性,要歸功於Noa Jones。她不只擔任編輯的工作,還自願當做一名新來的佛教哲學實驗老鼠。因此,我對她極度的讚賞與感激。同時我也要感謝 Jessie Wood對標點符號如鷹般的眼光。我也要感謝我所有的朋友----青少年、學者、啤酒業者以及思想家們;他們極具挑戰的論點,幫忙塑造了這本書。這本書在曾經是美妙的印度王國的巴厘島鳥布村中,一個非常怪異的咖啡館中發想,成型於溫哥華充滿松林霧氣的黛西湖畔,而完稿於喜馬拉雅山中。
願它帶來某些好奇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