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各位師兄、師姐,大家好。我的法號是…嗯…師父說,我還不懂法,還沒取法號,有點小聰明,只給我一個外號,叫我小智無光。
大人們都說,我們出家人主要是要修行。修什麼呢?《金剛經》說應如是降伏其心。佛陀為何要告訴弟子,降伏其心的方式呢? 因為,我們的心,就像一隻調皮的小猴子,總是跳來跳去,抓不住。師父說,我們每個人的腦袋裡,都住著一隻這樣的小猴子。這小猴子很愛搗蛋,會偷走我們好多好多的想法,讓我們的腦袋空空的,什麼好點子都想不出來。
這隻小猴子還很愛講故事,而且更愛講壞故事。
牠會一直翻舊帳,把以前做錯的事情、丟臉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放映,讓我們覺得後悔、難過與渾身不自在。而且擅長變成預言家與夢想家,嘰嘰喳喳地說著未來會發生的可怕事情,明明很多都還沒發生,就已經讓我們開始擔心害怕,心裡亂糟糟的。看到南部有地震,就想著自己隨著會陷入十級毀滅地震的恐懼中。
誰說佛法是迷信,不科學呢? 佛陀教我們要降伏的這個愛搗蛋的心,神經學科學家早發現它的存在。師父說,這隻愛搗蛋的小猴子,其實是我們腦袋裡的一個…叫做「預設模式網路」的東西。這聽起來很複雜對不對?
簡單來說,就描述我們的心,平常沒事做的時候,就會開始胡思亂想。
科學家也發現,我們放空發呆的時候,腦袋裡的這個「小猴子」其實很忙碌,偷偷消耗我們很多的能量,就像手機沒開什麼程式,電卻偷偷跑掉一樣。
而且,牠不只偷走身體的能量,還會讓我們的心很累很累。
你們有沒有這種經驗?喝個咖啡,本來想放鬆一下,腦袋卻突然冒出三年前的尷尬事;晚上一要入睡,腦袋裡就開始演起「萬一明天考試考不好怎麼辦」的連續劇;要跟喜歡的人說話前,心裡已經跑過一百種被拒絕的畫面…
這都是我們腦袋裡的小猴子在作怪,牠就像一台專門製造煩惱的機器。
師父說,這隻小猴子其實在很古老的時候就存在,從很久很久以前就住在我們腦袋裡了。以前的人啊,住在山洞裡,外面有很多危險,所以腦袋裡有這麼一個小猴子,提醒我們小心一點,好像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現在世界不一樣了,我們不用擔心野獸,可是這隻小猴子還是很愛亂想,預言很多不會發生的災難,讓我們每天都為了這些不存在的煩惱,搞得心情不好、睡不好。
更重要的是,師父說,這隻小猴子會偷走我們的智慧和創造力!
那怎麼辦呢?總不能一直被這隻小猴子壓一頭過日子。師父說,佛陀早就教我們方法了。佛陀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把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像把水集中起來,就能產生很大的力量,什麼事情都能做成。也應該就是師父告訴我們的「定」的功夫。
師父說,專注的力量,就像一種超能力。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專注,就能發現很多平常看不到的東西,甚至可以開啟智慧,找到人生的方向。但是,要怎麼才能做到「制心一處」呢?
這隻小猴子這麼愛亂跑,要怎麼才能讓牠乖乖聽話?
師父又說,老子也教我們一個方法,叫做「反者道之動」。意思是說,想要得到什麼,不要直接去追求,反而要先看看反方向,也許答案就在那裡。
就像我們要學會專注,不要一直想著怎麼專注,而是先想想,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能專注?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腦袋裡有這隻愛搗蛋的小猴子
– 「預設模式網路」。
牠就是讓我們分心、不能專注的最大原因。
師父說,就像太極圖一樣,有陰就有陽,我們的大腦也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專注模式,一種就是小猴子模式。
當我們專注做事的時候,小猴子就會安靜下來; 但是,當小猴子開始搗蛋的時候,我們就沒辦法專注了,好像身體被小猴子搶走控制權一樣。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認識這隻小猴子,接受並覺察到牠的存在。就是佛陀說的「覺知」,就是要時時刻刻知道,現在小猴子是在亂跑還是安安靜靜?只有先認識牠,才能開始學習怎麼馴服牠,讓牠乖乖聽話,不再搗蛋,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安靜下來,才能得到真正的祥和與快樂。
下次,當你發現腦袋裡的小猴子又開始嘰嘰喳喳,讓你心煩意亂的時候,記得要先覺察到牠,然後…試試看深呼吸幾次,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地,你就會發現,這隻小猴子其實是可以被馴服的,我們的心,也可以變得更安靜、更清明。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