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1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第五章 運用你的想像力

本文為宗薩欽哲仁波切著作《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一書的主要內容之一,收集與整理自網路。

第五章 運用你的想像力


宗薩欽哲仁波切 著

 
 
觀想的修持

「觀想」的技巧貫穿於整個前行的修持,但它在使用我們想像力的方式上,與其他許多禪修——例如「止」的修持——相當不同。在我們迷惑的生命經驗中,想像力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感知到的每件事,都是自己想像力的產物,而且,由於我們相信自己所創造的各種幻相,它們因而成為根深蒂固的心理習性,以至於我們完全忘記它們只不過是幻想而已。因此,想像力是我們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而利用它來改變並稀釋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就是所謂的「觀想的修持」(practice of visualization)。 初學者會遇到的一個小問題,是英文「visualization」(觀想)一詞有可能造成誤導。對大多數的人而言,「觀想」是指專注於某個形象,然後將它保持在心眼中。但是,外貌只是觀想修持的一個元素而已,絕對不是全部。每個人對事情的態度與理解,都隨著他的處境與教育而改變。直到最近,在西藏長大的佛教上師們都視沙拉、綠色蔬菜與草是動物的飼料,而不願去吃這些東西。現在,藏人已經熟悉西藏以外的食物,這種態度也隨之改變了。正是這種顯相上的轉變,我們將它運用於「生起次第」(梵 utpattikrama)之中。 另外一個例子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發現。大多數的色情圖片都很小——當然遠小於真實的尺寸。從邏輯上而言,很難相信那麼小的圖片能讓活生生、會呼吸的人激起性欲,但是它們真會如此。我們根深蒂固的習性設定了我們會對某種特定的圖像做出反應,因此,即使是從小小的 14x8 公分的 YouTube 螢幕上看到,它都依然有力量讓我們感到興奮,或令我們生氣、悲傷,甚至抑鬱。 在某種程式上,這就是觀想的運作方式,與物體的大小或所謂的「寫實」程度完全無關。現代社會的金剛乘學生常會對修持觀想感到很困難,我想部分的問題來自於像我這種藏傳老師。我們假設一切有情眾生都與藏人用相同的方式處理事情,因而教導大家想像佛陀佩戴著藏人喜好且深具意義的飾品,一如傳統西藏繪畫上的形相。但是,成為一位完美的藏人肖像專家,並非修持觀想的重點。 修持觀想的主要目的,是藉由培養清凈顯相,使我們對現象世界凡俗而不清凈的顯相能夠加以淨化。然而,不幸的是,「清凈顯相」又是一個易於被誤解的概念。弟子們經常試圖在心中再造一個與唐卡完全相同的影像,其中有平板、不眨眼的本尊,身邊環繞著凍結在空中的雲團,而他們的佛母看起來像是過大的嬰兒。以這種錯誤的版本來修持觀想,等於是把一種比你與生俱來的還糟糕的顯相灌輸給自己,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摧毀了培養清凈顯相的整個目的。 那麼,「不淨顯相」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如同前述,「不淨」並非意味著我們觀想的對象被塵垢所覆蓋,或是污穢、骯髒,「不淨」並非「在外面」;在此處,「不淨」意指問題「在裡面」。 我們透過標示為「貪愛」、「嫉妒」、「驕慢」、「無明」、「瞋恨」等的各種情緒濾鏡去看世界,因此,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都被這五種情緒的無數變形所染色,而這些變形有些連名稱都沒有。想像你去參加某個派對,一眼就瞥見某個吸引你的人,你的「貪愛」便會立即啟動,為此人貼上「性感」的標籤;如果其他人妨礙了你,你的「瞋恨」濾鏡便會立即啟動,為此人貼上「討厭」的標籤。隨著夜晚流逝,又有其他人激起你的不安全感,使得你批判他們、打量他們;你為自己的選擇辯護,並詆毀他們來膨脹自己的驕慢,所有這些都是被「深度無明」的濾鏡所激發。這張清單可以持續地列舉不完。 所有這些不同的顯相都生自我們一己之心,然後再經由我們的情緒所過濾。事實上,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大小事情必定會導致失望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一直無法記得自己感知的一切都是自心的產物,反而執著於「在外面」的顯相,並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是我們在金剛乘「觀想的修持」中所要處理的東西。這一切都與「修心」有關。聲聞乘所提供的諸多方法之一,是以「身」與「語」的戒律來滅除我執,諸如先前所提到的;剃除鬚髮、托缽乞食、穿著袈裟,以及避免各種世俗的行為(如結婚或性行為)等方法。菩薩乘的修心除了持守「身」與「語」的戒律之外,還加上觀修悲心、生起菩提心等。最後,金剛乘不僅經由持守戒律瑟觀修悲心來修心,它還提供我們從不淨顯相轉化至清凈顯相的方法。 觀想「融入」 究竟而言,佛法最重要的目標——尤其在菩薩乘——就是要證得「無二」(無二元分別),而要圓滿這種證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修持觀想。在觀想中,最重要的則是本尊或上師融入修行者,而與之無二無別。但這修持怎麼做呢?想像在鏡中或湖面上有個月影,雖然影像清晰可見,但它只是個反射的月影而已,並非月亮本身直接從湖中升起或被塞入鏡裡。 另外一個例子是彩虹,雖然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彩虹,但它並無本具之真實;同樣的,雖然彩虹空無一物,但我們還是看得見它。月影與彩虹兩者,都是同時既空無一物,又清晰可見。所以,在此「無二」是指「顯現」(appearance)與「空性」的「無二」。我們所感知的一切,不論是上師、弟子或任何一切,皆非真實地存在於一己之外。而且,直到我們真正證得「無二」之前,將自己與本尊或上師融為一體的修習是極為有用的工具;對於你要領受加持、灌頂或甚至啟發,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修行者在這部分的修持常常發生困難,因為他們總是在理當修持觀想與融入時,反而在心中遍處尋覓所有學過的相關理論。這個例子說明了如果在心中塞滿太多概念的話,對修持的進展反而會造成阻礙。因此,我們在修持時,應該把理論完全放在一邊。 在此,最佳的忠告是應當讓它實際可行。心靈修持應當像騎自行車一般,一旦你學會騎車,就無須每天都重複一次「齒輪如何作用」或「座墊該有多高」等這些事情背後的理論,你只要坐上去騎走就行了。修持「融入」的關鍵是儘量去做即可,別過度擔心自己做對與否。到最後,你一定會學到竅門。 在此的「竅訣教授」非常實際——「只管做就對了!」體悟「無二」有點類似學習開車,不論一開始聽起來有多荒謬,經過了幾星期學習車上的各種按鈕與手把,最後你還是必須放下駕駛手冊,啟動引擎開始開車。觀想也是如此,最初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融入過程比較不像消融,反而像是把蘋果丟進布袋裡。但是,除非你硬著頭皮冒險去做,否則什麼也改變不了。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的上師就比較不會像個蘋果,而比較像是你倒入水桶中的一杯水。這就是個徵兆:你已經開始稍微更加瞭解「無二」的過程了。 最終你會理解「融入」的過程就與一個封閉的空間與虛空混合進的狀態完全相同,而這部分的修持正是許多學生誤解之處。想像一個陶罐,它的周遭與內部都是空間,當陶罐破碎時,原先內在的空間與外在的空間混合成一個不可分的空間。我們不可能分得出「內在」與「外在」的空間,空間就是空間,你無法分辨各部分原本來自何處。修持者與上師的相融無別,就應如此。
目前,雖然你無法不將上師或佛陀視為外在於你的獨立個體,但是你應謹記,自己所見到的純屬一己之所見而已,任何人之所見、所聞、所思,都是基於他個人的詮釋。這個原則不只構成佛教哲學的理論基礎,也是觀想能起作用的主要原因。露易絲(Louise)可能自為是「露易絲」,但她絕對不會描述自己是「觀想出來的露易絲」,雖然這正是實際上的她,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自己的觀想。 常有人問起,「觀想」是否是特定文化的產物,是否有點傾向有神論?但如前所述,把蓮師或金剛總持(梵Vajradhara)
[1]觀想成西藏唐卡上的樣貌是一個錯誤。即使大家都使用完全相同的一幅唐卡,每個人的顯相也都還會有所不同,而且跟畫師所想像的也會截然不同。所以,當我們觀想蓮師或其他本尊時,不妨大膽一點去想像。蓮師是無上又殊勝的人,而「無上」所具有的一個面向,通常就是「法相莊嚴」,或至少是面貌出眾。但某人認為的「美貌」,在他人的眼中可能是「醜陋」的,因為每個人的詮釋都非常不同。 而且,不論是美國人、墨西哥人或比利時人,絕對無須學習西藏人所認定的「美貌」版本。所有我們能做的,只是將自己的詮釋拿來做最佳的應用而已;而且也別忘了,甚至你正在閱讀的這些文句,詮釋它們的也無非是你的心,至於它如何詮釋,則完全基於你自己的習性與顯相。也許你認為你瞭解我所謂的「美貌」是指什麼,但其實不然,你只是對我所謂的「美貌」,發展出你自己的版本而已。另外一個重點是,我們觀想本尊手執金剛杵或顱器(skullcup),並非美學上的考慮,也不是因為這些儀軌物特別有用之故。有些學生會問:是否應該觀想本尊手執比較現代化的東西,也許像iPad 或iPhone?但是,本尊所執的器物、裝飾或配件,都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因此應該完全依照神聖法本中之所述,不做任何更動。 我們對往昔偉大上師的相貌知道得很少,蓮師真正的相貌是如何,大家只能猜測,即使你翻遍所有的藏傳佛教文獻,也熱不到絲毫有關他相貌的確切描述。 雖然有一尊稱為「很像我」(Look like me)的蓮師雕像,其照片廣為流傳,但也還有其他數尊相當聞名的雕像,卻與這一尊造像全然迥異。 我們也應當記得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說的: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在一般教法中,有一個重點經常刻意不在前行中去強調,而是到了修持儀軌正行時才會提到的;那就是當你在心中生起觀想時,你所觀的本尊應該清晰、生動,並以了知「無二」做封印。這點所指為何,在此需要稍做解釋。我們用觀想蓮師如芥子般微小,卻坐在須彌山(Mount Meru)甚或如宇宙一般大的宮殿中來做例子說明。 乍聽之下,這既不自然又不美觀,但在修持上卻非常恰當,因為容器並非太大,內容物亦非太小,芥子與蓮師不同的大小也毫無問題。還有一些修持需要觀想宮殿小如芥子,而蓮師卻大如宇宙,但他仍然可以很舒適地進入宮殿之中。這都是「無二」的練習,而且常在觀想中運用。 如同根敦·秋貝(Gendün Chpel)所指出的,金剛乘修行者必須要習慣於相信不可信之事物。密續的觀想法門常常要你在心中觀想熾熱大火,於其中,本尊端坐於一朵脆弱的蓮花與清涼的月輪之上,身擁熱情如火的明妃,周圍還環繞著一群難以駕馭、面露怒色的本尊,手上揮舞著足以令人致命的法器,但這熊熊烈火卻完全不會造成任何人或物的傷害。以理性去分析的話,只會讓人覺得不可置信,因為這個場景的一切都自相矛盾,而且完全不可能存在于日常的現實中。但是,重點在於密續行者必須習慣于相信不可信之事物。我們的目標是要結合並消融主體與客體,因而兩者合一而不二,不論是貪愛與瞋恨、熱與冷、乾淨與污穢、身與心都是如此。這就是所謂的「智」(梵 jnana)與「身」(梵 kaya)的合一,也是最究竟的一種結合。 根敦·秋貝又說,我們之所以無法掌握如「法界」(梵 dharmadhatu)這種不可說的觀念,並非我們強烈地相信存在的事物之故,相反的,是因為我們強烈地不相信不存在的事物。但是,要把這種「無二」的新知識塞入我們非常固執的二元系統中,必須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 資糧田 觀想通常都會涉及想像的一個「資糧田」(field of merit,皈依境),其中的各種細節會根據你所修持的前行而有所不同。 做為初學者,你對觀想的各個細節無須太過偏執——當然,除非細節很能給你啟發。你隨時都要記住,自己所觀想的一切,本身都是幻相,它是根據你自心對各種不同信息的詮釋所虛構出來的想像而已。在此最根本的是,這些幻相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何謂「資糧田」?想像你想要發財,因而需要某些資金來投資:農人則需要一塊田地來種植或畜養牲畜;生意人為了某個新專案需要業務貸款或金主融資。同樣的,追隨心靈之道者,由於渴望將自己與所有的受苦眾生都從輪回之網解脫出來,因此需要積聚福德。為此,我們需要使用兩種資糧田——聖者的資糧田與眾生的資糧田,經由這兩種資糧田,我們終能收穫證悟之果。 因此在前行中,從頭到尾都會使用到這兩種資糧田。我們在聖者的資糧田中觀想諸佛與菩薩,想像他們給予我們力量、悲心與遍知,支持我們帶領一切有情眾生獲得證悟。而在眾生的(一般的)資糧田中,我們觀想有情眾生,對他們每一位都生起悲心。如此,我們在兩種資糧田中都積聚福德。因此,修行者應該記住,當我們藉由相對的修持來積聚福德時,我們如果不是向諸佛祈請,就是對有情眾生生起悲心,不論以其中的哪一種形式,這兩種資糧田都會是我們每個修持的一部分。 常見的問題 「如何正確觀想上師在自己面前?」是大家常問的問題,例如「上師應該在我頭頂上多高的地方?」、「他應該面朝著我嗎?」、「他應該跟我面朝同一個方向嗎?」……再次的,最佳的忠告是別太吹毛求疵,金剛乘之道是「無二分別」的。事實上,整個修持的重點就是證得此種「無二」,因此,在過程中我們必須學習對這些細節盡可能保持開放而放鬆。 話雖如此,某些方面我們仍然需要非常明確。例如,在前行的修持中,當你觀想金剛薩埵坐在頭頂上時,想像他與你面朝同一個方向。而當你修「上師瑜伽」儀軌時,由於染汙眾生都會認為坐或立于高人一處者,一定較好或較具權威,因此之故,你觀想上師與眾眷都位於稍高的位置,並且全都在注視著你。 在有些修持中,也許你會發現觀想上師在頭頂或坐在心中比較有效。有個教法甚至提到觀想上師在自己喉間,因此當你進食時,就自動地對他獻上供養。觀想的各種可能性之選擇,是無限的。
 

[1] [譯注] 金剛總持:意指「持有金剛者」(Holder of the vajra)。在新傳中,他是本初佛、一切密續之源;在舊傳中,「金剛總持」表示根本上師即使金剛乘法教的證悟總持。

沒有留言: